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新鄉 >> 當代新鄉 >> 真中河南人 >> 瀏覽新鄉

為中國人的資產保值增值——訪格林集團總裁王栓紅

2012/1/8 9:37:13 點擊數: 【字體:

為中國人的資產保值增值——訪格林集團總裁王栓紅

 
    王栓紅是格林集團的總裁。格林集團以做期貨經紀和房地產起步。在河南和北京,在期貨業或金融界,格林集團赫赫有名。

   
2005年,格林集團期貨成交額達到了數千億元。

   
今年3月,證監會批準格林期貨赴香港設立子公司。香港的金融機構有在全球交易的自由,這意味著格林香港分公司可以代理全球范圍的客戶從事交易。全國180多家期貨商中享此權利的僅有3家。6月底公司已注冊完畢,等待香港證監會頒發許可證。

   
8月8日,在北京市金融街27號格林集團總部,記者見到了王栓紅。

   
【題外話】老于種200畝小麥,預計產量100噸。播種時期貨市場小麥8毛/斤,為了規避風險,老于以8毛/斤的價格賣出100噸。7個月后,小麥現貨市場價格和期貨市場價格同為7毛/斤,于是,老于在期貨市場買進平倉,每斤獲利1毛。雖然老于的100噸小麥在現貨市場每斤少賺了1毛,但是通過期貨交易,老于實現了保值。

  如果7個月后,小麥現貨市場價格和期貨市場價格漲為9毛/斤,老于當初在期貨市場賣出的100噸小麥買進平倉,每斤虧1毛,但是老于的100噸小麥在現貨市場每斤多賣了1毛。兩個市場通算,也實現了保值。

  王栓紅說,這叫“期貨套期保值”,即在期貨市場上買進或者賣出與現貨市場數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貨。實際上就是利用期貨對現在買進、準備以后售出的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的商品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

  【話題還是從小麥說起】

  老家新鄉的王栓紅開口就說到了小麥。他說,我們河南是產糧大省,所以我老愛說小麥玉米。不過1848年期貨在芝加哥初創的本意就是為了農產品規避風險。實際上,不論是向市場提供農副產品的農民,還是向市場提供工業原材料的企業,為了防止產品售出時價格下跌,都可以用套期保值的交易方式減小風險,鎖定價格。反過來也一樣:使用原材料的商家、企業,為了防止未來原材料價格上漲,也可以利用期貨,用期貨市場轉移價格風險。

  記者問:買賣不同利,怎么能讓買賣雙方同贏?

  王栓紅講了許多實例:買賣雙方皆能規避風險同時獲利,是由于參與期貨交易的除了真正的買賣者外,還另有第三者“投資者或投機者”加入。他說:“莫小看這第三者,正是他們的加入,分散、分解、分擔了市場風險。當然很多時候是分享回報。”

  因此,也就明白了一組數字:

  到2005年底,格林集團的期貨經紀機構分布全國9個省市自治區,擁有6500多個長期固定客戶,其中有許多是大中企業的代表。2005年,格林期貨成交了近千萬張單子,有占70%以上的客戶獲利或分散了價格風險。

  【回念當初】

  把企業打造至此,王栓紅用了13年的時間。

  1986年,王栓紅從華東師范大學畢業,任教河南財經學院,講授國際金融學。到1992年,王栓紅已出過3本經濟學專著,成為學院最年輕的教研室副主任,小有名氣。但那年底,王栓紅卻意外辭職,去了海南一家公司。在海南不久,就覺得那不是一展身手的地方,又辭職回到了鄭州。

  回到鄭州后,王栓紅整天都很尷尬,覺得走到了絕路。

  在絕路中,王栓紅奮起一搏,注冊了格林商務咨詢公司:河南省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自此他長鶴沖天,開始了創業之路。

  “絕路是弱者的死地,卻是強者再生的勝景。這是我創業的感悟之一。”王栓紅說。

  【一頭被追趕的獵物】

  1993年,王栓紅注冊公司后只有2000元錢。當時國內沒有期貨交易,只能借助紐約的信息平臺,押金要25萬元人民幣,衛星接收、電腦網絡也需要幾十萬元。王栓紅費盡周折,借到了100萬元。4月底,公司開業。

  王栓紅說:“創業的初期,我覺得每天都處于破產的邊緣:像一個被追逐的獵物,隨時都可能倒斃。就只能像一頭羚羊一樣奔跑,否則就會被吃掉。這又是個不被人所知的行業,每天都要向更多的人解釋、游說,沒有時間去痛苦和沮喪,也沒有時間去喘息或者考慮,更不能抽身而退。要還人家的100萬,還要讓客戶賺錢,就只有奔跑,奔跑。”

  半年后,王栓紅把錢和利息提前還上。

  王栓紅:“自打這開始,我知道了創業就是不停地奔跑,自強不息。一刻也不要懈怠、停留。這也是我的感悟。”

  【從風雨中走過】

  1993年到1995年,全國突然一下子冒出了3000多家期貨公司。當時有些期貨公司為謀求暴利集資自營。但王栓紅不為所動。他說,要做百年老店,必須誠信為本,不能像推車子沿街叫賣的,缺斤短兩做一錘子買賣。公司還因此制定了嚴格的制度。后來,當很多參與非法集資的期貨公司在亞洲經濟危機中一潰千里時,格林期貨卻在1998年的鄭州那場非法集資風波中脫穎而出:客戶的資金不但安全,而且可以隨時提款,大批期貨客戶轉過來投奔格林。自此,格林期貨一路躥紅。1999年創下交易額全國第三的驕人業績,此后在全國數百期貨商中一直名列前茅。

  誠信還打造了王栓紅在另一個行業中的地位。亞洲金融風暴以后,房價、地價跌入到谷底,王栓紅意識到這是進軍房地產的最好時機。他果斷地注冊了河南安融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剛剛成立的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300多畝土地。王栓紅初涉房地產就推出了信用概念:公司取得了土地分期付款的許可,客戶也一樣分期付款。就這樣,王栓紅建成了建筑面積達38萬平方米、頗有名氣的“格林度假山莊”。如今,河南安融房地產開發公司注冊資金已經增加到1.5億元人民幣,在鄭州,在北京都醞釀著新的輝煌。

  王栓紅說:“用心換心。不論是做生意,做學問,還是做官,都要以誠為本。老老實實做人,老老實實做事。這就是我的做人之道。”

  【未來與愿景】

  截至7月底,王栓紅旗下的格林集團已有6個分公司,涉足金融投資、保險、房地產、傳媒、生物工程等多個領域,擁有管理資產8億元。在300多名員工中,有博士后3人,博士5人,***留學歸國人士10人,碩士更多。王栓紅每年還要拿出50萬元,選送員工到清華大學深造。他說,企業的發展在于人才和團隊,必須增強實力和擴大隊伍。

  王栓紅說,期貨業擔負著保護國民經濟的重任。中國是大豆、原油、鐵礦石和有色金屬的最大進口國。如果沒有風險管理,僅三項貿易以2004年為例,一年就要損失1500億元人民幣。他說,中國外匯儲備余額6月底已達到9411億美元,如以去年美元對日元、歐元貶值20%算,等于中國的外匯儲備在歐洲、日本購貨一年風險損失將在1.8億美元以上。在這些領域,如何利用期貨進行風險管理,避免財富縮水,是擺在政府、企業和老百姓面前的一個非常緊迫的任務。

  “在將來的日子里,我將盡畢生之力推進期貨業包括金融期貨的發展,為中國人的資產保值、增值作貢獻。力求做得最好,做得最成功,理直氣壯地向人們說:我是河南人。”王栓紅最后給記者說。②7

  □專家點評

  看河南人怎樣干成大事

  在河南外出創業、打工的1600萬人中,王栓紅是佼佼者;即便在全省近億人口中,王栓紅也是其中的翹楚:他從借貸起家,逐步把期貨做大做強,使格林集團名列期貨業前茅,并以此推動我國期貨業的發展。

  為中國人的資產保值、增值,這是何等的氣魄和胸懷!記者筆下的格林集團總裁王栓紅,讓人看到了河南人敢于創業、能干成大事的風采。如果說他在絕路中奮起一搏,邁出的第一步意味著勇氣;在創業中不停地奔跑,“像被追逐的羚羊一樣”有危機感,則顯示了創業者堅韌不拔的精神。而“用心換心”,用自己的真誠、赤誠換得社會的信任、信服,用口碑把自己的事業做成百年老店,則是他的成功帶給我們更深一層的啟示。

  王栓紅的價值還在于他自覺地把期貨作為事業服務于國家、人民和時代,力圖盡自己的能力為國家、人民作貢獻。這種精神就已遠非一般商家之所為了。我們期待王栓紅更大的成功,也期待河南日報給讀者提供更多的如此這般的看點。②7

  本報赴北京報道組王亞明陳貞權清華大學學生一條米蕾(日本)

  點評:光明日報副總編輯趙德潤

  趙德潤,曾任新華社河南分社社長、黨組書記。現任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高級記者,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執行會長。(原標題:為中國人的資產保值增值——訪格林集團總裁王栓紅)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2006-08-1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