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新鄉 >> 當代新鄉 >> 真中河南人 >> 瀏覽新鄉

朱保國:從一張藥方到一個醫藥王國

2012/1/12 11:54:45 點擊數: 【字體:

朱保國:從一張藥方到一個醫藥王國


    當時年輕,什么都不怕……大不了回去當老師。我就是這樣的人,認定的事情一定要堅持做到底,不到黃河心不死。很多時候成功往往就差一步,很多人卻在黎明前倒下了。

  上世紀90年代初,“下海”成為了時髦的詞語。不甘平淡的內地才俊們,紛紛來到深圳特區“掘金”。這其中,有個叫朱保國的年輕人。

  彈指一揮間,近20年過去了,多少繁華盡付雨打風吹去,朱保國扎下了根,也留下了一段段的精彩故事:僅憑一張藥方,“大膽”舉債500萬元掘得第一桶金;因為上市地點同外資股東產生分歧,不惜抵押房子買回股份,2001年成功將太太藥業(健康元前身)推上A股;手握重金把握良機,閃電入主麗珠集團;2010年,站在了“廣東十大經濟人物”的獲獎臺上,卻毫不懈怠,前瞻布局生物醫藥產業,要用15到20年打造千億級企業……

  為何幸運女神總喜歡眷顧這位“太太”背后的男人?作為南下“新粵商”的領軍人物,朱保國和他的經營之道值得我們細讀和思索。

    懷揣一張藥方南下深圳

  上世紀90年代初,鄧小平的南巡講話吹響了中國第二次思想解放的號角,也拉開了中國新一輪高潮迭起的發展序幕。

  1992年,剛好而立之年的朱保國當時已經是河南新鄉一家化工廠的廠長。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一個中藥配方,對于女性產后祛斑、改善膚色有良效。“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他認定這張藥方有市場,在深圳的開放和活力的感召下,他毅然放棄了鐵飯碗,揣著藥方來到了深圳。

  誰想,剛到深圳朱保國就遇到了重大考驗。當時正值國家宏觀調控,銀根緊縮,辦企業的錢從何而來?1993年,一直堅信自己能成功的朱保國甚至不惜以32.5%高額利息借500萬元,來解決面臨的資金問題。

  太太口服液上市了,作為當時國內定位于女性美容的保健品,產品一炮而紅。“1993年3月8日,廣百一個專柜賣了30多萬元的貨,銷售員都不敢相信”,回想當時的熱鬧景象,朱保國在多年后還是非常得意。

  當時市場營銷還是新鮮事物,朱保國自己摸索,在報紙打廣告。“三個女人一個黃,三個女人兩個虛,三個女人三個喜”,這個聽起來有些拗口的廣告語,卻深深吸引了顧客,每天有上千個電話打到公司來咨詢。很快,在央視打廣告、聘請毛阿敏代言,朱保國一招接一招,讓太太口服液賣火了!

  1993年,太太口服液當年銷售就達3000多萬元,1994年銷售1.6億元。深圳是一個創造奇跡的地方,當時的朱保國自己都沒有想到,第一桶金是如此的順利。

  押房贖股成功上市

  朱保國總是走在別人前面。

  1993年,太太口服液剛剛贏利,朱保國就開始聘請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做財務審計,接著,又聘請專業律師做法律顧問。那個年代,肯花大價錢聘請中介參與公司管理的企業鳳毛麟角,更何況太太藥業當時還是一家實力并不雄厚的民營企業。

  但朱保國心里有一筆明白賬,民營企業跟國營企業比,向銀行貸款太難了。目睹深圳其他企業“上市”后的變化,朱保國認定上市是迅速做大做強企業的一條捷徑。

  朱保國第一次運用資本手段是在1996年,向美林證券增發健康元14.9%的股份,融資2000萬美元,用來收購深圳海濱制藥廠,美林的條件是要健康元在***上市。不巧的是,剛好碰上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香港股市慘跌。朱保國想轉到A股上市,美林不同意太太藥業發A股,朱保國遇到了第二個重大考驗。

  當時他“把自己住的房子都抵出去”,湊了2500萬美元,將美林手中的14.9%股權回購回來。經過2年的準備,2001年6月8 日成功登陸A股募集了17.36億元現金,之后他用這17個億頻頻出擊,2002年收購了香港十大品牌之一的鷹牌。2002年4月又閃電購得麗珠集團 21.3%的股份,晉身第一大股東的位置。

  閃電出擊并購麗珠

  朱保國是個善于捕捉、把握機會的人。

  做保健品起家的朱保國一直想進軍處方藥領域,位處珠海的麗珠集團就進入了他的視野。

  麗珠是國內醫藥行業首家在A股、B股同時掛牌上市的公司,能接通國際資本市場、品牌知名度高、自主研發能力強,還有不少具有核心優勢的產品,朱保國一直覺得“麗珠是家好公司”。早在1996年,麗珠要出售部分股權時,他就找過麗珠創始人徐孝先,但當時徐對民營企業家并不感興趣。朱保國還曾經買過麗珠B 股。因為覺得麗珠是個好公司,所以朱保國一直盯著不放,中間又托人與徐孝先有過接觸,但徐孝先當時選擇了“并購狂人”———東盛集團的郭家學。不過,徐郭兩人相處得并不愉快。

  2002年3月,一個狂風暴雨的日子,朱保國接到徐孝先的電話:“你快來香港,有急事。”因為天氣不好,司機又不在,朱保國說“明天過去吧”。沒想到,急脾氣的徐孝先等不及,第二天一早親自趕到朱保國的辦公室,表示要將自己在麗珠的股份賣給他。

  朱保國喜出望外,當場拍板決定購買,徐孝先報價4.27元,朱保國一分錢沒還,合同簽了幾天之后,付款、辦完全部手續、請交易所發公告、以“重大變化”為由終止原本月底就要召開的股東大會……朱保國一氣呵成。

  “這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一件事,比太太藥業上市還讓我興奮。”朱保國談起當年對麗珠的并購,仍掩飾不住內心的“狂喜”。

  “機遇永遠等著有準備的人,有錢才有機會。”朱保國的這句話在這里得到了最好的注釋。對于麗珠,朱保國整整關注了5年。“從媒體對麗珠的消息披露,到從同行獲得消息,它的財務、市場狀況我都很清楚。”2001年太太藥業(健康元前身)的年銷售收入6.7億元,而麗珠是14億元,如果不是因為剛好在此前上市融資,朱保國不可能有能力收購麗珠。

  2003年,朱保國將“太太藥業”更名為“健康元藥業”,標志著其由單一的保健品企業成功轉型為綜合性制藥企業集團。2004年,藥品在健康元合并報表的主營業務收入中占比超過77%,保健品則不足23%。在三株、太陽神等保健品同行的日漸沒落中, 健康元已經實現了華麗轉身。

  堅守主業銳意創新

  保健品行業做得風生水起時,朱保國開始將觸角伸向高端藥品市場。

  早在1997年太太藥業就斥巨資2.8億元收購了深圳市第三大藥廠———海濱制藥。第二年,海濱取得了國內第三代抗生素美羅培南的生產批文。在有限的生產條件下,朱保國毅然決定聚焦新型抗生素美羅培南,砍掉了還在賺錢的青霉素和頭孢類生產線。

  當年美羅培南母核4AA僅有3家日本企業生產,海濱制藥受制于日企供貨,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朱保國毅然決定自己研發4AA,并形成工業化生產。此后不到半年,印度等國和地區的4AA也都從日本轉向中國購買。

  目前,全球所有美羅培南類生產廠家只有海濱制藥具備從母核4AA開始到美羅培南成品這條完整的生產鏈。海濱制藥的美羅培南制劑占了國內需求的半壁江山。今天,海濱制藥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美羅培南生產基地。每年為健康元貢獻一個多億的凈利潤,去年凈利潤1.4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1.5億元。

  正是堅持自主研發,讓海濱迎來了今天的輝煌,但朱保國并未止步于此。

  朱保國入主麗珠后,在解決麗珠營銷瓶頸的同時,繼續緊抓創新這個法寶,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占銷售收入的5%,超過6000萬元,在國內保持了前五的水平,而國內很多藥企研發占比只有1%。今年5月,麗珠集團利民制藥廠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研究完成的“現代中藥參芪扶正注射液的研究與產業化”項目榮獲200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7年,健康元斥資6億元在焦作建立了產能1000噸7-ACA生產基地,這是健康元有史以來最大手筆的投資。朱保國當年決定上這個項目時,大膽決定采取環保的酶裂解方法生產,順應綠色的趨勢。前年以來,隨著太湖藍藻爆發,國家加大環保執法力度,采取污染方式生產7-ACA的企業被迫停產,導致市場供應短缺,而健康元環保的7-ACA項目迎來了重大市場機遇,今年前三季度7-ACA貢獻2.4 億元凈利潤。

  兩個月前,朱保國旗下的健康元和麗珠又宣布,成立合資公司,進入了生物制藥高新技術領域———單抗生物技術。在朱保國看來,這是未來中國醫藥行業最有前途的領域,要以此為契機,用15到20年的時間,打造千億產值的醫藥企業。

  【人物快評】

  制藥王國的堅守者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他的商戰包含了強有力的商業邏輯和一個偏執狂的生存之道。從5000元起家到今天的市值250億,創新與堅守是他的兩大引擎。做明星企業易,做長壽企業難,在一個易碎的行業里,他卻顛覆舊有秩序,打造了鐵一般的成功。”

  朱保國被評為2009年廣東十大經濟風云人物時,組委會的頒獎詞這樣評價他。仔細將中國第一、第二代的企業家的歷史作個梳理會發現,無論是曾經輝煌但現已銷聲匿跡的,還是今天被當作經典寫入商業教科書的企業家們,在上世紀90年代中葉幾乎都曾陷入過“多元化”的泥淖。

  那是一個亂世出“英雄”的年代。到處都是商業機會,到處都充滿著機遇、誘惑和陷阱。柳傳志、王石這樣的商業楷模也曾深陷多元化經營的泥潭。朱保國則是極少數“一根筋”到底,始終堅守在醫藥保健品領域耕耘的企業家。

  梳理健康元18年的歷史,其發展脈絡非常清晰。從自創保健品品牌“太太口服液”起家,到收購海濱制藥;從艱難上市到閃電并購麗珠,收購鷹牌,朱保國始終在醫藥保健這個領域耕耘。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升溫,近年來很多醫藥企業都涉足房地產領域,賺得盆滿缽滿。面對強烈的誘惑,朱保國最終仍堅守自己的一方圣土。“我只做醫藥,不搞多元化,多元化成功的幾率太小了。”朱保國說,“專注醫藥,我每年都在賺錢。”

  從保健品起家,從普通藥到抗生素美羅培南,再到原料藥7-ACA,以及幾個月前進入的生物制藥高新技術領域———單抗生物技術,朱保國一步步向高端藥品市場進軍。現已將海濱制藥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的美羅培南生產基地。隨著國家環保的加強,健康元作為國內首家酶法生產7-ACA的企業,帶動了整個行業的生產工藝轉變,進入酶法環保新時代。

  專注于醫藥領域里滾打,朱保國不斷打破這個行業的舊有秩序,嘗試新的生產技術,走到行業的最前端,成為引領醫藥行業的龍頭。

  踐行社會責任,對于朱保國來說,不是口號而是深入到企業經營的每個細節。收購麗珠后,他去考察每一個生產廠,首先看的就是環保項目,只要環保不達標,項目就必須整改。麗珠設在福建的一家生產企業立項時,很多人從節約成本角度,建議仿效旁邊同類企業,直接把污水排入大海。朱保國聽說后大為光火,要求必須安排資金保證污水處理設備同時上馬,而且處理能力要翻倍,即使閑置一段時間,也要保證今后擴產的需要。現在,同類污染企業經常受到當地居民圍攻,正常生產難以保證,而麗珠那家廠則受到當地居民和環保部門高度尊重。

  在這個浪起潮涌、風云際會的年代,很多人在深圳這塊充滿機遇和誘惑的土地上完成了人生最絢麗的篇章。在深圳改革開放的30年中,朱保國用自己的堅守與創新締造了一個制藥王國,在“中國崛起”的磅礴畫卷里留下了鮮亮的一筆。

  【群英名片】

  徐航(邁瑞醫療董事長)

  1991年,29歲的徐航放棄了一家醫療器械公司技術負責人的職位,創建邁瑞。當時中國基本沒有什么醫療電子行業,幾乎所有醫療設備都是進口,沒有人相信本土企業會闖出一片天地來。

  憑借對自主研發的執著,徐航帶領邁瑞先后研發出血液分析儀、全數字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一系列高技術醫療設備。憑借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帶來的性價比優勢,邁瑞的產品暢銷市場。

  從2006年,邁瑞在紐交所成功上市。上市直接促進了其在***市場的品牌認知度和信賴度。目前,邁瑞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銷售已擴展至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徐航計劃,未來邁瑞80%的收入將要來自***。

  馬興田(康美藥業董事長)

  1997年,馬興田在廣東省普寧市創立“廣東康美藥業有限公司”。2000年,開始進行股份化改組。是集藥品、中藥飲片、中藥材和醫療器械等供銷一體化的大型醫藥民營企業之一,其中為中藥飲片行業內生產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的企業。

  2007年公司在堅持以中藥飲片產業化為核心,逐步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建立中藥物流港和藥材加工基地,掌控上游中藥材資源,邁出走向全國步伐。

  【對話】

    “成功的企業家必須能抵御誘惑”

  南方日報:當年您創業之初,以32%的年利率融資500萬元,每年光利息都高達160萬元。這么大膽的底氣來自哪里?

  朱保國:當時年輕,什么都不怕,沒有想過還不了,大不了回去當老師。我就是這樣的人,認定的事情一定要堅持做到底,不到黃河心不死。很多時候成功往往就差一步,很多人卻在黎明前倒下了。

  南方日報:在您創業的經歷中,先后經歷了兩次大的金融危機,但是都安然渡過并隨后發展得更好,這其中的關鍵是什么?

  朱保國:我在做任何重大投資之前,都會想最壞的結果。永遠不把自己陷入絕境,不做自己看不懂的東西,不夢想天上掉餡餅,不投機。經歷了1998年和 2008年的金融危機,公司都沒有受到影響。2008年,盡管危機對醫藥行業沖擊不大,但是我們還是未雨綢繆,把能變現的資產快速變現,增加長期貸款,保證現金流安全。

  南方日報:在您看來,作為企業家,您身上最大的優點是什么?

  朱保國:第一是堅持。從1994年開始做醫藥,一直堅持到現在,堅持了16年。相比幾年前地產行業的利潤,醫藥是沒法子比的,說沒有動過心是假的,但我抵御了誘惑,堅守了醫藥主業,不向外盲目擴延。第二,不能有非分之想。特別是還在轉型期的中國,企業家經常會有很多誘惑,但一定要用理智戰勝。不要為了芝麻,丟了西瓜。最近國美的事情大家都在關注,我自己也在思考,如果不是黃光裕為了賺快錢去操縱股價,國美也不會出現現在的問題。

  南方日報: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您對自己的未來如何定位?

  朱保國:我的個人目標,希望在有生之年把企業做成行業內國內最好、最強的公司。之后可能當個慈善家。在我看來,現在好好做事,把企業辦好,就是給社會做貢獻。(原標題:朱保國:從一張藥方到一個醫藥王國)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南方日報(2010-11-2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