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2月國民黨一架德國“容克”式高級教練機從武漢飛往開封執行通訊任務,返艙途中因汽油燃盡大霧迷航,迫降在宣化店陳家河河灘上,被我赤衛隊繳獲,并歷盡艱辛將飛機安全轉移到我縣卡房林家灣。飛機裝配修復后,為表達對無產階級革命導師的深切情意,鄂豫皖特蘇政府將飛機命名為“列寧”號。這是我軍歷史上的第一架戰鷹。
1931年,“列寧”號抵蘇區首府新集,隨后在柴山保、郭家河、箭廠河、金寨分別修建了機場。“列寧”號曾飛往潢川、固始、金寨、武漢等地,撒播標語傳單,進行宣傳和偵察示威,震懾敵人。黃安戰役中,“列寧”號教練又變成了“轟炸機”,在黃安城上空丟下兩枚炸彈,正炸中敵軍指揮部,配合紅四方面軍取得了黃安戰役的勝利,在中國革命史和空軍建軍史上的留下光輝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