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第五個“文化遺產日”活動豐富多彩
2013/10/21 9:48:1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6月12日,是全國第五個“文化遺產日”, 今年“文化遺產日”活動的主題是““非遺保護,人人參與”。為認真做好今年“文化遺產日”的宣傳工作,市文化局采取有力措施,扎實開展一系列活動。
一是組織《信陽民歌》參加CCTV《民歌·中國》的錄制工作。6月2日,應中央電視臺文藝部邀請,“信陽民歌”赴京參加CCTV《民歌?中國》“魅力信陽”節目錄制工作在中央電視臺高清演播廳進行,該節目分六大專題,即《民歌?經典》、《民歌?發現》、《民歌?故事》、《民歌?版圖》、《民歌?博物館》和《新?民歌》。央視將在音樂頻道和高清頻道同時播出。我市有70多位民歌手參加了這次活動,省、市多位專家作為嘉賓參加了欄目的訪談。
二是以市政府名義公布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各縣區和有關單位積極申報的基礎上,經市非遺保護專家認真評審,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以市政府名義向社會公布第二批信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4項。
三是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6月12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在信陽師范學院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啟動儀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羅山皮影戲》等保護傳承工作將在儀式上進行系統介紹,《羅山皮影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陳光輝等也將在現場進行展示和演出。
四是舉辦“信陽民歌”推介活動暨“光山民俗文物展”活動。6月11日,在光山王大灣會議舊址組織全市優秀原生態民歌手和民歌專家,以現場演唱加評論的形式推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信陽民歌”,促進“信陽民歌”的文化傳承。同時組織人員參觀王太灣會議舊址和民俗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了解信陽的民風民情和寶貴的文化遺產。
五是組織“錦繡茶鄉”——信陽市小戲小品曲藝大賽。該活動于去年11月啟動,今年6月17—20日,市文化新聞出版局組織專家到各縣區進行節目遴選,優秀節目參加全市集中展演活動,節目包括各類小戲、小品,大鼓書、評書、相聲、山東快書、快板、雙簧等以說唱為主的民間曲藝藝術形式。
六是加緊信陽博物館開館籌備工作。以市文物局為主體,從全系統抽調人員,成立了信陽市博物館開館籌備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陳列布展及文物征調組、安全保衛組、講解及宣傳接待組等各專業組,目前,開館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正有條不紊進行。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省文物局 201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