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固始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意見,積極引導、扶植文化產業發展。目前,固始縣的文化產業已初具規模,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是工藝柳編業。固始縣臨淮五鄉鎮(三河尖、豐港、往流、觀堂、徐集)柳條種植面積達到3.25萬畝,柳編企業發展到77家,其中有出口自營權的14家,從業4萬多人,產品有家具、燈飾、辦公用具、裝飾品、日用品、家居用品、工藝美術品等,出口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年銷售額達7億多元,年創匯8000多萬美元,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命名為“中國柳編之鄉”,三河尖鎮及所轄馬郢村分別被確定為河南省文化產業特色鎮和特色村。
二是文化旅游業。發揮人文資源和山水自然資源優勢,將文化和旅游緊密結合起來,主打尋根文化游、民俗風情游、紅色文化游、生態山水游和鄉村體驗游五大旅游品牌;以休閑度假、民俗文化、風光風景、拓展訓練、水上游樂旅游區;以陳元光祖祠、“七星拱月”墓園、安山云霄廟、王審知故居、鄭成功衣冠冢、施氏祖陵、黃氏大宗祠、華夏根親博覽園、根親博物館等為主的尋根游景區、景點。年接待游客達上百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3億元。
三是廣播電視、廣告傳媒經營。廣播電視自2004年開始實行公司化運作,成效十分明顯。全系統年經營性業務總收入2100萬元,其中,傳媒業務900萬元,有線電視1200萬元。目前,全縣具有廣告經營資質的企業20多家,年營業額5000多萬元。
四是文化娛樂、出版印刷業。全縣目前有歌舞娛樂場所32家,年總營業額1660萬元;網吧87家,年營業額1220萬元;現有規范化的印刷企業7家,年總產值6000萬元。
五是藝術培訓、書畫創作經營業。全縣現有各類藝術培訓機構106所,總培訓規模11800多人。其中,書法培訓機構22所,培訓規模2100多人;聲樂、器樂、舞蹈培訓機構68所,培訓規模8000多人;美術培訓機構16所,培訓規模1700多人。借助“中國書法之鄉”品牌,發揮縣書協、美協和書畫院的龍頭作用,本土書畫家的市場意識逐步增強,進入市場的能力不斷提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縣年書畫外銷達6000余幅、內銷3000余幅,總銷售額500萬元以上。
六是根親文化產業。固始縣高度重視根親文化工作,通過幾屆根親文化節的成功舉辦,促進了根親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僅2011年第三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簽約項目總數17個,總合同金額達25.27億元人民幣。各姓氏宗親如黃氏、王氏、陳氏、何氏等眾多海內外宗親也都紛紛投資,助推根親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原標題:固始縣文廣新局大力發展文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