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6日,第六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開幕。國民黨名譽副主席、蔣介石之孫蔣孝嚴應邀出席并致辭。
蔣孝嚴首先表達了他的激動之情:“第一次來到河南固始參加根親文化節非常激動,我也代表國民黨對本次文化節給予高度肯定。”
近年來,兩岸和平友好的氣氛使得兩岸經濟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中華文化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一根紐帶。蔣孝嚴認為,中華民族對根親文化是非常重視的。“你可以到臺灣的墓園去看,大部分都寫著他們的祖籍,來自福建漳州或者泉州,這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根’的情節,不會忘了祖籍。”他說。
“臺灣2300萬人口中,原住民只占到2%,而來自其他地區如廣東、福建等省份的人占到近90%,所以臺灣人對祖籍,對宗親文化特別重視,”蔣孝嚴說。而隨著兩岸交流越來越密切,更多的大陸人到臺灣生活。蔣孝嚴告訴鳳凰河南,“有將近35萬大陸人在臺灣扎根生活,其中10萬人已經拿到了身份證,兩岸的飲食等文化也越來越趨近。”
談到這次來固始參加根親文化節,蔣孝嚴更是激動,“這次文化節對我有雙重意義,一是來尋閩臺人的根,二是來尋蔣家的根。”
關于蔣家與固始的關系,并不多見于報道。蔣孝嚴故意賣了個關子說,“很多人不知道蔣家的發源地,其實固始便是蔣家的祖根所在地。”據他介紹,2800年前的周朝時期,周武王弟周公姬旦之子伯齡受封于蔣地,建蔣國,以國為姓,蔣姓從此由來。蔣地就是固始東北的蔣集(后劃歸淮濱縣)。
談到文化的重要性,他認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使其壯大,軍事使其強大,文化才能使其偉大。中華民族同根同源,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不能忘其根源。弘揚中華文化是兩岸人民共同的責任,也是使命。”(鳳凰河南 常孟天 岳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