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縣充分發揮紅色資源豐富的優勢,“紅”、“廉”結合,堅持“紅、廉”一脈相承的理念,打造“紅城清風”廉政文化品牌,努力營造“敬仰先烈、崇尚廉潔”的社會氛圍,著力構建廣大黨員干部堅守理想信念的精神家園。
寓廉于景,打造紅色廉政教育基地。該縣緊扣國家“1231”紅色旅游工程,先后籌資6億多元,完成將軍故里、紅色首府等景區改擴建工程,提升了紅色景點的教育功能。將廉政文化融入城市景觀建設之中,建成了“清風園”廉政主題公園,創辦了“清風茶館”,建成了廉政文化一條街,著力營造崇廉尚廉的社會氛圍。
寓廉于藝,挖掘紅色廉政文化內涵。該縣大力開展紅色廉政文化作品與文藝創作,先后配合上級有關單位,組織創作了電視連續劇《永遠的紅軍》、《兵法鄉村》,歷史文獻片《劉鄧大軍在中原》,創作了《清風大別山》、《牽掛你的人》等一批廉政文藝作品,組織開展了“清風大別山”廉政文藝匯演,把簡單的說教變成道德的感染,讓黨員干部在藝術享受中受到廉政文化教育。注重挖掘新縣豐富的紅色資源,在革命先烈身上提煉廉政內涵,大力宣傳許世友“布衣將軍”、李德生廉潔從軍從政的事跡,切實把“英勇奮戰、不怕犧牲、堅守信仰”的革命精神,內斂為“無私奉獻、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時代信念。
寓廉于教,豐富紅色廉政教育活動。該縣將每年7月確定為紅色教育月,在黨員干部中開展“重溫入黨誓詞、重看紅色影片、重唱紅色歌曲、重讀紅色書籍”活動,讓廣大黨員干部重新感受戰爭年代的艱苦生活,接受思想洗禮,自覺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