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潢川縣大力實施文化產業項目建設,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打造文化軟實力,文化產業呈現勃勃生機。
根親文化彰顯特色。該縣以根親文化為紐帶,以文化招商為抓手,深度挖掘歷史人文資源,聚力擦亮“黃姓之源 黃國文化 黃歇故里”旅游文化品牌,持續推進黃國故城文化旅游區的開發建設,投資2300萬元的古黃國歷史文化陳列館、投資200萬元的春申君黃歇公陵園相繼建成,投資200萬元的孝文化園項目已開工建設。
花木文化興業強縣。該縣以花揚名富民興縣,從2008年啟動建設萬畝花木精品博覽園,著力打造集花木生產、銷售、觀光、科研、信息、服務六大功能于一體的“花木航母”,構建集育種、栽培、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花木生產鏈,實現潢川縣花木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羽飾文化方興未艾。該縣把羽毛特色文化產業作為全縣的重要支柱產業加以扶持,逐步形成了以“協會+公司+基地+農戶”為主要經營模式的羽毛產業集群。目前,該縣從事羽飾生產經營的民營企業有5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達13家,自營進出口企業3家。2011年,該縣羽毛產業產值達到3億元,出口創匯1000余萬美元,輻射帶動周邊3個縣18個鄉鎮5萬多人從事羽毛加工產業。該縣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羽毛加工出口基地。
群眾文化蓬勃發展。該縣圍繞從文化大縣向文化強縣的發展目標,大力加強基層文化陣地和宣傳文化隊伍建設,扎實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極大豐富了全縣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高標準建設了鄉鎮文化站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點各17個、農村體育健身工程77處、農家書屋236個,送圖書下鄉132.16萬冊。組建鄉村業余文化宣傳隊105個,利用重大節日、民俗傳統節日、物交會、廟會以及農村閑暇時節,開展各類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藝術表演活動,把歡樂送到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