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信陽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信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大別山鄭維山將軍故里游記

2013/11/1 10:57:26 點擊數: 【字體:


    如果你對鄭維山將軍不熟悉,聽聽毛主席的一段話或許會有新的認識:“南有許世友,北有鄭維山,你們都是風風火火,有你們在,沒有人能搞亂中國。” 
   
    原來,許世友和鄭維山都來自大別山區的新縣,兩家相距二十多里路,許世友在山南,鄭維山在山北;建國后,許世友任南京軍區司令員,鄭維山任北京軍區司令員;1985年10月,許世友魂歸大別山,葬在老家松林之中;2000年4月,鄭維山將星隕落,安葬在老家將軍石,兩人仍然是一南一北。

    鄭維山將軍在70多年的戎馬生涯中,三爬雪山、三過草地,兩率部隊迎接紅軍主力會師,血戰河西走廊,指揮了大小戰役數百起,剛烈英勇,屢建奇功,在共和國的建國史上寫下了不朽的篇章。1955年授軍銜時,鄭維山原被授予上將軍銜,但他卻找到周總理,主動把上將軍銜讓給一位年齡比自己大的老同志,自己寧愿接受中將軍銜。

    2000年5月9日將軍病逝,家鄉人民為了紀念他,修建了包括將軍故居、事跡陳列室、藏槍池等在內的將軍石游覽區,供后人憑吊。

    從縣城出發向南行不遠,就進入了將軍石游覽區。將軍石在羚羊山的半坡,坐北朝南。我們踏著鵝卵石鋪成的坡路向上攀登,眺望四周,遠山連綿起伏,耳邊鳥鳴陣陣,綠樹隨風搖動,似乎在歡迎游客的到來。

    “十三歲革命出生入死歷經百戰功勛赫赫垂青史,十五歲入黨赤膽不改一身正氣忠心耿耿照后人。”書寫在將軍亭邊的一副長聯寫照著將軍的一生。亭中還有臥石一塊,上面簡要記敘了將軍一生的歷程:自幼投身軍旅,戎馬一生,經歷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而無敗績;長期擔任要職而一生貧寒;死后還要和故鄉的山山水水為伴。

    在北面,與將軍亭遙遙相對的是一塊約有兩層樓高的巨石,上面鐫刻著“將軍石”三個血紅大字,在陽光的照耀下,紅字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將軍石為一整體的花崗巖,據說,鄭維山將軍幼年時常在這里放牛,在將軍石下躲風、避雨、小憩,與此石有著依依不舍的感情。建國后,他多次回到家鄉,每次都要在將軍石下獨坐沉思。

    回憶起將軍的晚年生活,講解員的話格外富有感情。2000年4月19日,85歲高齡的鄭維山在醫院里預感來日無多,在病榻上寫下了給黨組織的最后一封信:“……我鄭重請求,在我不行的時候,適時停止對我的治療,多節約些醫療經費,也是我對黨的最后一次貢獻。我一生積蓄無多,請將我最后一個月的工資作為我最后一次黨費上交組織,平時積存下來的書籍送給大別山一個學校,供山區的孩子們使用……我死后,不開追悼會,不搞遺體告別,不進八寶山,也不搞任何形式的送別儀式,尸體供醫學單位解剖后火化,骨灰撒在大別山屋脊洼的山上。”

     “不搞遺體告別,不進八寶山。”我們感慨于這不尋常的要求。老將軍歷經萬千征戰,對革命立有大功,卻只要求死后把骨灰撒在這塊石頭的周圍!將軍的家人滿足了他的遺愿,從此,這塊無名的巨石成了將軍永恒的墓碑。

    將軍石后的羚羊山上,點綴著幾面紅旗,講解員告訴我們,那是點將臺、紅軍洞、將軍泉等景點,這些人文景觀和大別山美麗的自然風光完美結合,讓人浮想聯翩。

    稍作休息后,我們離開將軍石,下山來到將軍的故居門前。

    將軍故居保存完好,門口是一個碧波蕩漾的水塘。這個水塘又名藏槍池,據當地老人回憶,1932年紅25軍北上抗日臨走時,留下近1000支“漢陽造”步槍,少年鄭維山幫助父親和一些革命者用油布包裹住槍支,一部分放入門前的池塘中,一部分放入家里的頂棚上。后來,吳煥先用這批槍支組建了紅28軍。

    揮別將軍故居,回首峻嶺之中的將軍石,我們不禁在心里默默祈禱:安息吧,將軍!您的遺愿已經實現,您的家鄉已經走向富強……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紅色旅游網 2008-07-1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