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波,1974年生,河南淮陽縣人。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彩塑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雕塑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會員、河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員、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淮陽縣泥泥狗協會主席。
邵波從小就喜歡捏泥巴,在過去的古廟會上,經常可以看到可愛的泥泥狗,于是,還是小學生的他,也有模有樣的跟著涅起來,那時的泥泥狗,多半是沒有顏色的,就是純泥巴捏制,沒有加工。后來,在大一點的時候,邵波看到了上了顏色的泥泥狗,覺得非常漂亮,他一下子就愛上了這個可愛的東西。好來經過研究才知道,泥泥狗的顏色總共有五種,代表了五色五行,而所繪的的圖案多是遠古圖騰,原始圖騰的造型反映了古老的文化內涵與底蘊。
邵波在技藝傳承過程中,一方面很注重收集、整理傳統造型,另一方面又承傳創新、變革造型。在捏制過程中特別注重傳統的手法、造型、色彩、紋樣的保留和有效運用。代表作品有:人面猴、草帽虎、斑鳩(九頭鳥)、人祖流變、生肖圖騰等系列。
“泥泥狗”又叫“陵狗”、“天狗”,是太昊伏羲陵泥玩具的總稱,為淮陽太昊陵所獨有,被譽為“天下第一狗”。其表現的題材十分廣泛,天上的飛禽,地上的走獸無所不有,造型虛幻、神秘。林林總總的怪異形體中有九頭鳥、人頭狗、人面魚、猴頭燕蟾蜍、晰蜴、豆蟲、蝎子等等,還有各種抽象、變形的多種怪獸復合體共約200余種。“泥泥狗”因其造型古拙、荒誕,在眾多民間藝術具有獨特的魅力。
藝術成就: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表彰獎勵;第六屆、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得主;兩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得主;河南文藝金鼎獎成就獎得主;河南省首屆民間藝術展特別榮譽獎得主;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工作委員會鑒發“嘉獎令”;評定第二屆、第三屆周口市文化藝術優秀成果獎;評定周口市技術能手;評定周口市文聯系統先進工作者;評定周口市優秀人才;出席中央電視臺“百花迎春”中國文聯春節大聯歡并作表演;鑒于他在民間文化領域保護、傳承、發展的卓越成就,聯合國教科文國際民間藝術組織和第三屆中國國際民博會組委會共同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榮譽稱號;百余次入展國家級、省級和國際藝術展覽;各類作品多被美術館、博物館等專業機構收藏;二十余次參與國家級、省級民間學術和——國內國際學術論壇;評定河南省技術能手;二三四屆周口文藝成果獎。
作品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