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周口 >> 周口風情 >> 特色訪談 >> 瀏覽周口

伏羲陵廟會曾創單日82.5萬人的紀錄

2013/3/16 16:48:50 點擊數: 【字體:

伏羲陵廟會曾創單日82.5萬人的紀錄

伏羲陵廟會曾創單日82.5萬人的紀錄
 

    逛逛中國最“牛”廟會

  淮水之北的淮陽,只是河南東部的一個普通縣城,然而每年的農歷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數十萬的人都會涌向城北的太 昊伏羲陵,向“三皇之首”伏羲頂禮膜拜。近年來,太昊伏羲陵廟會的規模逐年遞增,平均日客流量達40多萬人,經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鑒定,太昊伏羲陵祭 拜、敬香單日游客曾達825601人,成為全球“單日參與人數最多的廟會”。3月17日,今年公祭第一炷香的祭獻資格被人以106萬元競得。淮陽廟會源于 何時,它為什么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創世大神 早于炎黃

  淮陽古稱宛丘,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號稱“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舊都。

   太昊伏羲是古代傳說中的創世大神,為“三皇”之首,是炎帝和黃帝之前的民族先祖。歷代典籍對伏羲的文化貢獻所載甚多,歸結起來主要有:畫八卦,開啟文化 之源;正姓氏,制嫁娶;確立了天文歷法;發明網罟,教民漁獵;養六畜以充庖廚;造琴瑟,作音樂;以龍紀官,分理海內,統一了中華各族。在淮陽一帶,伏羲被 尊為“人祖爺”,在傳說中,他和女媧是人類的第一對夫妻,中國的亞當和夏娃。

  太昊伏羲陵始建于何時已無可考。據史書記載:淮陽春秋時已有伏羲陵墓,漢代以前在陵前建祠,唐太宗李世民頒詔“禁民芻牧”,宋太祖趙匡胤詔立陵廟,自此始有固定的供祭之日,至明清兩代又屢加修葺擴建。

  千年廟會 尋古探幽

  每逢廟會,太昊伏羲陵前到處是涌動的龍旗和朝祖進香的人流。不少***游子、專家學者專程來此,拜謁人祖,尋古探幽。

   在廟會上,還有一種奇特的祭祖形式——擔經挑,它是“原始社會以舞祭媒保留下來的一種遺俗”,集祭祖、娛神、求子為一體。擔經挑又名擔花籃,是一種原始 舞蹈,舞者多為50至80歲的老齋公(老婆婆)。一隊隊老齋公手執各色龍旗或懷抱香裱恭敬地走進太昊陵內,然后把香插在香爐里,面北而跪,嘴里念念有詞, 如入無人之境地跳起花籃舞。不僅如此,來自晉、冀、魯、豫、皖等地的各種曲藝說唱、民間雜耍、精工刺繡、草織竹編也隨之而來,有人感嘆“好像全中國的老太 太都來了”!

  在廟會上,還有眾多的民俗形式,如拴娃娃、搶旗桿等,表現了原始社會最本質、最自然的對生命的崇拜以及人們對延續生命的渴望。(原標題:伏羲陵廟會曾創單日82.5萬人的紀錄)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產業網 原文時間:2010.9.2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