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郭書城宣布“第四屆中國(淮陽)非遺展演”開幕
氣勢磅薄的江蘇留左大鼓、湖北省的武漢高龍舞,雄險歡騰的山西鐵塔獅舞,出神入化的河南少林功夫……3月13日(農歷二月二)上午,第四屆中原古韻——中國(淮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在周口淮陽羲皇文化廣場隆重舉行,10個省份的國家級非遺展演節目依次登場,使來自全國各地的數萬名觀眾在“龍抬頭”的日子里盡享原汁原味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盛宴。
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郭書城,周口市政協主席穆仁先,周口市委宣傳部長陳鋒等出席開幕儀式。
“非遺大婉兒”們各亮絕活
當天一大早,古都淮陽已披上了節日盛裝,一道道大紅拱形門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漸聚在羲皇文化廣場,興奮期待好戲登場。
開幕式簡約緊湊,當郭書城宣布“第四屆中原古韻——中國(淮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正式開幕時,震天響的留左大鼓《普天樂》瞬間點燃了在場每個人的激情。歡呼聲中,河南、山東、安徽、河北、山西、湖南、湖北、江蘇、江西、陜西等中東部10省身懷絕技的“非遺大婉兒”們各亮絕活,盡展中原民風古韻。
觀眾隨河北省的井陘拉花舞、安徽省的花鼓燈舞歡快搖曳,隨陜西省的華陰老腔、山東省的鼓子秧歌激情亢奮,隨湖南省的棕包腦舞、江西省的婺源儺舞驚懼惶恐……
當山西省的天塔獅舞出場時,人們屏息禁氣觀看演員們在29條板凳搭起15層9米高塔頂舞獅表演,觀眾們為他們每一個動作揪心,為他們每一個“險情”驚呼。只見激烈的“緊急風”打擊樂聲中,身著民間彩服的領獅人手執五彩繡球引領兩頭雄獅在高空做直立前蹬,翻騰跳躍,搶奪繡球,互相跳至背上親吻嬉鬧,動作嫻熟如履平地,表演的最后一個動作口卸繩索、交叉飛花,把流星表演推向高潮,也為整場演出掀起又一次高潮。
河南少林功夫作為當天演出的壓軸戲不負眾望,騰挪間又一次給父老鄉親帶來震撼的享受。
泥泥狗在家鄉有了“大雅之堂”
當天上午,“淮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也“乘勢”在淮陽揭牌,引大量觀眾慕名觀展。中國歷史傳說中“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氏建都之地的淮陽,有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存,而粗獷、充滿生機的泥泥狗便是其代表之一。被譽為“真圖騰、活化石”的泥泥狗早已蜚聲海內外,今天在家鄉終于有了自己的“家園”,不同時期、形狀各異的泥泥狗琳瑯滿目,它們在陳設全新的展臺上靜靜向人們傳遞著中華文化、伏羲文化、古老藝術的神秘信息。
泥泥狗非遺傳承人許述章挖掘掌握了200多種傳統泥泥狗的制法,他在展館里邊捏邊說,泥泥狗現在終于有了自己的展覽館,我們要把這種古老的民俗文化很好地傳承下去,讓日漸富裕的農村再多一些文化和藝術的氣息。
中原古韻展演活動“年年高”
每年一次的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省文化廳、周口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周口市文化局、淮陽縣人民政府承辦的中原古韻——中國(淮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自2010年以來已成功舉辦過三屆,活動無論是規格規模,內容質量,還是涉及范圍都在逐年提升,參演省份已由第一屆的6省增至10省。
今年展演活動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表演類項目為主,表演形式有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曲藝等,可謂精品云集、陣容強大。此次展演分6場,共有近30個省級以上項目、20余個周口市本地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參加展演活動。
第四屆中原古韻——中國(淮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閉幕式將于3月30日舉行。(原標題:第四屆“中原古韻——中國(淮陽)非遺展演”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