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母親》劇照。
劉洋
11月26日,我省戲劇舞臺再傳捷報。在剛剛結束的于蘇州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戲劇節上,由周口市豫劇團打造的豫劇《山城母親》將“中國戲劇獎·優秀劇目獎”收入囊中,該劇主演、豫劇名家肖秀蓮斬獲優秀表演獎,實現了我省中國戲劇節大獎的兩連冠。
紅色經典以情動人
《山城母親》由國家一級編劇韓楓編劇,根據小說《紅巖》中有關“雙槍老太婆”的情節改編,塑造了一位極富傳奇色彩、既鐵骨錚錚又柔情似水的女革命家形象。這部紅色豫劇以獨到的視角和別致的演繹征服了評委和觀眾。一位評委在演出結束后拍著肖秀蓮的肩膀說:“演出前我根本不看好你們的劇,演出后我承認我看錯了。”
省劇協副主席、秘書長陳涌泉表示,《山城母親》最大的特色是實現了紅色題材創作觀念由傳統意義上的“高大全”向人性化的跨越,與現代觀眾的審美趣味緊緊相連。舞臺上的“雙槍老太婆”不再單純是革命者的形象,她還是妻子和母親。她有對丈夫的依戀,有對兒子的慈祥,這些真摯的情感深深地感染著觀眾。
正是找到了與觀眾感情的共通點,北方的豫劇才在蘇州廣獲好評。蘇州某高校藝術系老師江志懷說,整出劇充盈著正能量,字字珠璣的唱詞,傳遞的是彌足珍貴的價值觀。
13年堅守夙愿得償
“中國戲劇獎·優秀劇目獎”被譽為中國專業戲劇最高獎。《山城母親》獲獎不僅實現了周口市豫劇團在國家級大獎上的突破,對于當了13年團長的肖秀蓮來說,也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夙愿。
“有賽必參、有獎必奪”的肖秀蓮,曾憑借豫劇“都市三部曲”(《都市彩虹》、《都市霓虹》、《都市長虹》)獲得我省戲劇大賽金獎及我省“五個一工程獎”,但沒有國家級大獎一直是她的“心病”。在她看來,參賽、奪獎對提高整個劇團素質的意義遠遠大于個人的榮譽,因此,在完成“送戲下鄉”300多場演出任務的同時,她率領全團在資金緊張、沒有排練場所的艱苦條件下排出了《山城母親》。
憑著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肖秀蓮帶領周口市豫劇團“殺出重圍”,《山城母親》終獲全國大獎。周口市豫劇團不僅令全國戲劇界刮目相看,也獲得了政府的支持。肖秀蓮說,政府已經批給他們100多畝地建造院團、劇場、排練場和戲劇學校。“我希望《山城母親》能在全省巡演,讓更多人感受紅色經典的魅力。”④4(原標題:豫劇《山城母親》斬獲中國戲劇節大獎 周口市豫劇團:小陣地磨出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