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駐馬店 >> 歷史傳說 >> 傳說賞析 >> 瀏覽駐馬店

秦始皇后宮嬪妃為何在史書上集體失蹤?(2)

2013/12/28 11:51:30 點擊數: 【字體:

    不幸的兒女們

    在偵探破案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情況,刑警們追捕犯人,犯人逃脫,不知去向。這時候,刑警們并沒有絕望,他們回到警察局開會,調查和搜尋所有與犯人有關的人,制作出一張關系網表,依據這張表,經過仔細地分析,從中篩選出犯人可能前往投靠的關系人。然后,刑警們轉而跟蹤這個關系人。結果,犯人的身影出現在這個人身邊,刑警們果斷出擊,一舉抓獲了犯人。在偵探學上,這個方法叫作吊線跟蹤。

    今天,我們把這種方法借用到歷史學當中,嘗試能不能用這種吊線跟蹤的方法破解秦始皇后宮的疑案。

    前面我們已經講過,有關秦始皇后宮的史料只有一條,而解讀這條唯一史料的結果似乎是走入了絕路,追蹤的對象——秦始皇的后宮們的身影消失了。不過,如果我們轉換一下思路,學習刑警們的做法,將后宮們的關系網作一番整理的話,我們將不難發現,與后宮們關系最為密切的人,除了秦始皇而外,就是她們的子女了。通過調查子女們的行蹤,尋找母親的下落,可以說是一種可行的方案。出于這種思路,我們暫時停止對秦始皇后宮去向的追蹤,轉過頭來考察秦始皇的子女們。

    這樣一來,前景就豁然開闊了。秦始皇有近二十位子女,長子扶蘇,幼子胡亥,中間知道姓名的還有公子將閭和公子高,我們可以對他們逐一吊線跟蹤。為了便于追查,我們先列出一張線索人的名單來。

    第一線索人:公子將閭兄弟

    第二線索人:公子高

    第三線索人:諸公子公主

    第四線索人:幼子胡亥

    第五線索人:長子扶蘇

    按照這個名單,首先追查第一線索人公子將閭兄弟,看看能否找到有關他們母親的線索。公子將閭一共兄弟三人,他們出現在史書上,是在二世即位以后。當時,他們共同面臨著被誅殺的危險。

    我們已經講過,秦始皇死后,即位的二世皇帝胡亥是幼子,他本來不應當繼承皇位,受老師趙高的引誘,得到丞相李斯的協助,偽造遺詔,逼死長兄扶蘇,篡奪了皇位。即位后的胡亥,內心不安,對比他年長的兄弟姐妹們,都心懷猜疑,擔心他們危及自己的地位。在趙高的慫恿下,二世決定將在世的公子公主們都處死,以消除他們對于皇位的潛在威脅。

    史書上說,在這場清洗運動中,公子將閭兄弟三人被軟禁在宮內,最終被定以“不臣”之罪判處死刑。所謂“不臣”,就是失臣下之禮義,引申出去就是對主上的不敬,再引申就是妄圖謀反了。這種做法,我們今天叫作無限上綱上線。

    公子將閭最是謹慎重禮的人,他實在是冤屈不服,他對傳達判決的使者申辯道:“朝廷的禮節,我從來不敢不服從;朝廷的序位,我從來不敢不遵守;接受皇上的命令應對回答的時候,我也從來不曾有過失辭欠禮,何以叫作不臣?我只求明了自己的罪名而死。”執行命令的使者無情,說自己是奉詔書行事,催促將閭立即服罪自裁。可憐公子將閭兄弟三人呼天不應,被迫含冤引劍自殺。

    在史書有關公子將閭兄弟的簡短記載中,我們沒有發現有關他們母親的直接線索。根據公子將閭的為人,根據他重禮儀,守規矩,行為謹慎,言辭得體的形象,我們推斷他的母親也當是謹慎而對子女管教嚴格的人。此時的她,或許已經不在人世了?

    其次,我們來考察第二線索人公子高。

    在秦二世殺戮兄弟姐妹的恐怖之中,公子高曾經打算逃亡,但他擔心因為自己的逃亡而株連家族,走投無路之下,他上書二世請求讓自己為父親殉葬。二世十分高興,同意了公子高的請求,賜錢十萬筑墓,讓他陪葬于始皇帝陵園內,于是就沒有株連公子高的家族。

    史書上記載公子高上二世皇帝書說:“先帝無恙的時候,臣下入內則被賜予飲食,出外則使乘坐車馬;御府的衣物,中廄的寶馬,臣下都有受領。先帝仙逝,臣下應當從死而未能速行,這是身為人子而不孝,身為人臣而不忠。不孝不忠,無以立名于世,臣下請求從死,愿意陪葬在驪山腳下。切切懇求,愿主上恩幸,哀憐準許。”被送上斷頭臺的皇子王孫,那種無辜無奈、日暮途窮的哀鳴,至今讀史尚回蕩在耳邊。

    在對公子高的考察中,我們也沒有發現有關他母親的直接線索。從公子高的上書來看,他深受父親的喜愛,忠孝之心非常濃厚,以此推測,他的母親應當也是重大義的人。公子高有想法有決斷,曾經考慮逃亡,但是,為了保護家族,最后決定以身殉葬。想來,他的母親,或許還在人世,兒子走后的家族,由她來孤苦支撐?

    跟蹤追查第一和第二線索人到這里,對于他們母親的情況,除了一點似是而非的推測外,我們難以得到更多的信息。看來,由公子將閭兄弟和公子高的線索去追蹤秦始皇后宮的線路,走不通。走不通的原因,是實有其人其事而可以取證的文獻史料不足。文獻史料,是從古代輾轉流傳至今的文字信息,是我們破解古代疑案的重要證據。文獻史料不足,我們就束手無策,打退堂鼓了嗎?不,我們還有一個重要的證據來源,這就是考古發掘。考古發掘,是直接到古代遺留中尋找第一手信息,最為可靠。于是,我們將視線投向考古,看能不能找到新的線索。

    發掘公子公主墓

    自從兵馬俑陪葬坑在1974年被發現以來,始皇帝陵園的發掘和研究有了很大的進展,秦始皇一生的種種疑案,由此獲得了文獻上得不到的種種寶貴線索。在始皇陵園,考古學者曾經發掘過一座甲字形陪葬大墓,規模等同王侯級別,地點靠近始皇帝陵封土。考古學者以為墓主當是皇室宗親,可能就是公子高的墓。前面我們已經談過,他自愿殉葬,得賜錢十萬,以公子之禮埋葬于始皇陵旁。

    在始皇帝陵封土東邊大概一里遠的地方,有一村落叫作上焦村,在村外的樹叢間,有十七座甲字形陪葬墓,坐東向西,南北縱列,面向始皇帝陵展開。其中有八座墓葬已經發掘,在陪藏品中,考古學者發現了秦少府工官制作的御物。少府是專門管理王室宮廷的機構,相當于皇室內務部。一般來說,少府制作的物品,屬于皇室用品。這些墓藏中出土的皇室用品,自然使人聯想到這些墓主與皇室宮廷之間,可能會有某種關聯。那么,這種關聯會是什么呢?

    為了追查這種關聯,我根據考古發掘的報告書,將已經發掘的八座墓葬的材料整理出來,提供給大家如下:

    上焦村陪葬墓簡況

    第7號墓,墓主為男性,年齡在30歲左右,頭、身、四肢分離。

    第10號墓,墓主為男性,年齡在30歲左右,頭、身、手、足骨分離,倒置于槨室頭廂內。

    第11號墓,墓主為女性,年齡在30歲左右,骨骼完整,仰身直肢,上下頜骨左右錯動。

    第12號墓,墓主為男性,年齡在30歲左右,頭骨置于槨室頭廂蓋上,肋骨及其他骨骼置于頭廂內。

    第15號墓,墓主為男性,年齡在30歲左右,頭、身、四肢分離,置于槨室頭廂蓋上,頭骨在槨室外亂土中,頭的右顳骨上插有銅鏃一支。

    第16號墓,墓主為男性,年齡在30歲左右,上半身尸骨在槨室內,頭骨在槨室頭廂的蓋上,下肢骨在填土中。

    第17號墓,墓主為女性,年齡在20歲左右,頭、身、下肢分離,左腳與脛骨分離,兩臂伸張作趴伏狀。

    第18號墓,有銅劍一把,未見人骨。八座墓中,出土七具尸骨,五男二女中,六人身首四肢分離,顯然是被酷刑肢解而死,一人尸骨完整但上下額骨錯位,顯然是被繩索縊死。這種非正常死亡的遺留現場,究竟向我們傳達了古代歷史的什么信息呢?

    著名考古學家袁仲一先生是八座墓葬的發掘者之一。他由這十七座墓葬,聯想到秦二世誅殺諸位公子公主的事情,推斷這十七座墓葬可能是被秦二世所誅殺的公子公主們的墳墓。

    根據史書的記載,二世即位以后,命令趙高網羅罪名,將秦公子十二人戮死于咸陽,公主十人矺死于杜縣,財產一律沒收,親近多被株連。戮死,就是殺死后陳尸受辱。矺死,就是分裂肢體而殺之。諸位公子公主非正常死亡的慘狀,與十七座墓葬主人們的零亂遺體情況相當。

    根據史書的記載,諸公子和公主被殺的時令,是在二世元年春天,秦歷當在一至三月的寒冷時候,發掘中發現有修墓人烤火的炭跡,文獻和實物互相得到了印證。

    根據史書的記載,長子扶蘇接受偽造的遺詔,被賜劍自殺于上郡。第十八號墓只有銅劍一把,未見人骨,可能是他的衣冠冢。文獻和實物不僅有相互的印證,更令人感到神奇而有無窮的回味。

    考古發掘,為秦二世屠殺兄弟姐妹的歷史慘案提供了實物的證據。這些實物的證據,似乎在向我們訴說,秦始皇的諸位公子公主,都死于骨肉相殘,他們都是在非正常死亡后單獨埋葬的。由此看來,他們死亡的時候,他們的母親,也就是秦始皇的有子女的后宮們,或許已經過世,或許還在人世間孤獨而悲哀地生活著。至于更詳細的情況,我們無法得到更多的線索。看來,追查第三線索人的這條路,也到此不通了。余下的線索,只剩下第四線索人——秦始皇的幼子,二世皇帝胡亥和第五線索人——長子扶蘇了。我們先來考察胡亥。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