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駐馬店 >> 名人名家 >> 身邊名人 >> 瀏覽駐馬店

陳國星:志在農民影視業

2013/10/11 14:01:50 點擊數: 【字體:


    他是中國農民影視協會的發起人、首任會長、地地道道的駐馬店農民,也是影視名人。今年50歲的陳國星——

    志在農民影視業

  說起駐馬店籍的影視名人,記者上網查了一下,發現還真不多。但中國農民影視協會的發起人、首任會長陳國星不僅是影視名人,也是地地道道的駐馬店農民。

  行商行成“走萬里路”

  陳國星是上蔡人,由于家庭貧困,1979年高中畢業,不到16歲就開始掙錢養家。當時干木工很吃香,每月能掙上七十多塊錢,他十分賣力,不到兩年就學成出師,成了技術能手,常常帶班承建各類工程,被稱為“娃娃工頭”。陳國星告訴記者,二十世紀80年代初,他雖然在年齡上比較“娃娃”,但卻是個早熟少年,第一代打工族,也是第一代包工頭。

  當年,陳國星家分到幾畝責任田,他做主全種上了果樹。這種事情在現在看來并不算什么,但是在那個年代卻需要極大的勇氣。所幸后來經過辛勤管理,他的果園連年豐收,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率先在村里建起了紅磚綠瓦的新房。20歲左右的小青年能取得如此成績,在當時曾傳為新聞。由于他的事跡先后被多家媒體報道后,他本人也因此結識了許多新聞界的朋友。憑著自己的文學天分,他開始了文學與新聞寫作,并很快有多篇作品見諸報端,先后成為省內多家媒體通訊員。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具有商品意識與經營天分的陳國星斷然放棄了木匠行當與“娃娃工頭”的待遇,南下廣東、云南,北上新疆、黑龍江,跑遍全國各地行商。陳國星如是說:“我喜歡讀書,各種書籍都喜歡,學木工時就讀過木工的書,種果樹就讀果樹栽培的書。在多年寫作歷練中,我讀過不少書籍,沒有萬卷也有千卷之多。當時想著古人說的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抱著走萬里路的志向行商,祖國的萬里江山,如果不能飽覽一遍,就對不起自己的人生。多年打工,多年行商,雖然沒成為大款,但對各地自然概貌與風土人情的了解,絕不亞于大學地理系的優秀生,為后來自己進行劇本創作積累了素材,也充滿了激情。特別是曾經從事過鉆井、運輸及酒店等行業,更讓我的人生閱歷豐富多彩。”

  1998年,在外打工十多年的陳國星為了便于照顧家庭,選擇了回鄉創業,在縣城開了個中型飯店。陳國星家位于蔡國洞故城墻附近,是一個毗鄰縣城鬧市的小村莊,近年城市框架拉大,早已是城中村。因種種原因,優越的地理位置并沒有給村里群眾帶來更多經濟實惠,讓群眾感到不盡如人意。2001年,村民自發要求選舉帶頭人,陳國星以絕對優勢當選為村民組長。陳國星正值盛年,加上自身豐富的閱歷,當選后帶人外出學習、考察,并與數十戶村民共同規劃了本村今后發展的遠大藍圖。但因為各種因素,所規劃的事業無法實施,他不愿意隨波逐流、碌碌無為,便自動辭職。

  打工打成職業編劇

  做了幾年村民小組長,也讀了不少關于社會經濟發展及社區管理的書籍,加上求索的實踐,他有了諸多未竟的遺憾,也有了諸多滄桑的感悟,就想把自己的經歷用文學形式記錄下來,把自己在現實中未能實現的放到文藝作品中去實現。但看到當時看書的人越來越少,而影視的市場沖擊卻越來越大,他認為影視的強勢表達代替傳統的文字表達已經成為趨勢,便以自己為原型寫了一部電視劇。他的人生閱歷中,有過很多第一次,這一次,是他最重要的第一次。他天生有種不服輸的勁兒,凡是認定的事,除了當村民小組長,還沒有失敗過。他把收集到的各類電影文學劇本反復研讀揣摩后,先是依葫蘆畫瓢,照著樣子學寫。他的劇本被一位編劇看了以后,極大地鼓勵他,努力就會有收獲。因劇情過于理想化未被采用,但編劇卻對他的文學天分及文化功底大加贊揚。從此,他的創作熱情更高了,平時口袋里裝個小本子,遇到一些詼諧幽默的段子或經典詞語就隨時記錄下來。看影視劇的時候,人家都看熱鬧,他看的是劇情怎樣鋪開、懸念怎樣設置、矛盾沖突如何處理、故事的走向到人物的出場順序等,甚至連燈光怎么打、攝影師如何選擇角度、情節構思的時候如何替制片人省錢等,他都要反反復復地琢磨好多遍,幻想著如果這部戲讓自己來寫的話又該如何構思才能更加吸引觀眾,并把這些心得記錄下來,以便在實踐中分析利用。由于刻苦用心,他的創作水平提高很快,在別人介紹下,開始為一些欄目劇創作劇本。每個劇本的出爐他都要比別人多費幾倍的功夫。他的能力終于得到了認可,他也成了欄目劇組的專業約稿人。

  2005年,他經人介紹,正式進入北京影視圈,當起了職業槍手。所謂職業槍手,是當代影視圈里的專用名詞,就好比建筑業的砌墻工人,只干活拿錢不署名,而署名的編劇就像包工頭一樣大量接活,然后由他分包,從中牟利。有人說,目前撐起中國影視劇本市場的中堅力量實際上應該是那些幕后的槍手們。但對于槍手而言,他們都是年輕人,剛剛走向社會,沒有任何資本,更沒有什么名聲,能有不菲的收入就相當滿足了。

  當時他們的團隊有6個人,其他人都是名校畢業的大學生,只有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沒有文憑。起初,大家誰也沒有把他當回事兒,經過實戰,他的扎實功底和豐富的人生閱歷馬上得到了充分顯示,并很快成了團隊中的骨干,每次外出接活,都是他出面。他很快成了圈內名家大腕的熟人。他忠厚誠實守信譽,劇本寫得又快又好,按期交活,又從沒返過工,在圈里很快就名聲大噪。特別是農村題材的作品,很多公司都去找他,因此他們的團隊從來就沒斷過活。

  有一天,一個小有名氣的電影導演花言巧語跟他私下約稿時,他想也沒想就爽快地答應了。導演天天請他吃飯、喝茶,并口頭承諾了很多優惠報酬。他熬了半個月的夜把自己寫出來的劇本交給了導演。當時,導演依然很熱情,說要把劇本拿給老總看。半個小時后,導演出來告訴他,劇本寫得不行,老總看看開頭就看不下去了……陳國星聽了,一下子從心里涼到腳底,回去把劇本草稿撕了個粉碎。但是兩個月后,他的劇本以那位導演的署名悄悄開機,只是劇本的名字換了,內容情節甚至人名地名都原封沒動。

  陳國星寫這部劇,一直是和那位位導演一個人溝通的,而且作品并沒申請版權保護,當時雖然有幾個同事愿意作證支持他打官司,但誰都知道這類事情在影視圈里并不鮮見。就陳國星而言,與那位導演的身份地位又不對等,凡是遇到這類事情,冤大頭只能打掉牙齒往肚里咽。

  領辦農民影視協會

  如今的中國,有許多農民影視劇組活躍在鄉間,他們當初拍電影其實就是為了調劑一下精神生活,后來玩上了癮,愛上了便一發而不可收,繼續往前走。國家正在號召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具體怎么落實?廣大的農民劇組正好具備這個條件。2008年,陳國星嘗試著與全國近200家農民劇組聯系,計劃創辦一家農民自己的影視協會,并立志于集全國農民中的精英組建中國農民影視集團。

  陳國星立志于把全國渙散的農民影視組織聯合起來,先后拜訪了數百名農民電影人,傾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終于2009年3月正式成立了中國農民影視協會,被大家公推并全票當選為會長。當時,來自全國26個省區市的知名農民影視人代表出席了會議。由此,從到處聯絡,到組織各地代表到會,再到協會籌建,全部由陳國星個人自費,前后花了近16萬元,是他在北京當10年槍手的全部收入。

  一個好的組織者,不光自己出色,更重要的是得有能力把整個團隊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農民影視健康發展,主要有兩個瓶頸,一是資金,二是劇本。近年來,得益于陳國星的積極作為,因勢利導地解決了資金與劇本問題,使得中國農民影視如火如荼,發展迅猛。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百姓電影研討會”上有統計,全國已有農民影視劇組200多家,會員近3萬人。許多人還注冊成立了專業文化公司。在許多地方舉辦的電影節上,農民電影甚至唱起了主角。

  依靠廣告贊助植入是發展農民影視的有效途徑。農民電影在本縣區域的影院、社區、鄉鎮、村莊等人口密集地進行地毯式轟炸般放映,這是其他媒體都無法做到的,很多需要在此范圍內經營的產品可以通過廣告植入進行有效宣傳。而且,國家對正規影視的廣告植入要求很嚴,但對農民影視的審查較寬松。農民電影成本又少,每部戲中有一兩家廣告就完全可以解決資金問題。如此掙錢又能玩,自然就形成了良性循環。陳國星通過協會模式聯系百家,及時把好的融資經驗及信息通過手機短信和電話迅速向全國農民劇組介紹推廣,從而使得廣告植入的運作模式走向全國。

  農民電影出于自娛自樂,劇本稿酬很低或基本無稿酬。因此,許多編劇對于這種無名無利的農民電影根本就看不上眼。隨著市場的激烈競爭,對農民電影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大家都自覺對劇本重視起來了。針對全國各地農民劇組的劇本需求,他結合自己在北京的經歷,汲取外國電影依靠編劇團隊創作的模式,組建了一支20多人的編劇團隊,實行團隊作戰方式,根據各自的強項進行分工,先列出大綱、場景,再以不同的角色進行對話、記錄,最后拿出初稿,再進行研討。大家群策群力,相互啟發,不僅把個人的潛力發揮到極致,同時讓大家的創作水平有了共同提升,而且作品出來讓行家都能認可。他的這種模式相當成功,得到全國農民影視協會的贊同。

  在今年已經50歲的陳國星看來,編劇才是他的真正事業與歸宿。陳國星坦言,等全國農民影視協會完全走向正規,他將自動辭去會長職務,專業從事劇本創作。事實上,他近年來的創作也一直沒有間斷,在給前來索稿的農民影視劇組提供大量小成本劇本的同時,也陸續為自己創作了十幾部電影、電視劇劇本。其中,反映“七五·八”大洪水的電影劇本《七五·八》,反映農民拍電影的長篇電視連續劇《快樂鄉村我的家》,描寫改革開放以后農民南下打工生涯的史詩性長篇電視連續劇《打工潮》等劇本草稿陸續完成。

  記者問起這些作品為何不投拍時,陳國星深沉地說,這些作品都屬大制作,必須走高端。好作品需要作者靜下心去慢慢思考,至少也得幾年沉淀才會讓自己滿意。目前,他正在整合資源,準備把全國農民影視劇組中最出色的人員抽調出來,正式組建一個能代表農民影視最高實力的中國農民影視集團,再把自己壓箱底的作品拿出來。【原標題:陳國星:志在農民影視業】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駐馬店新聞網 2013-3-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