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鄭黃帝故里博物館,一把長3米多的巨型劍就會映入人們的眼簾。看到它的人們無不贊其為天下第一巨劍。
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說:這把劍是棠溪劍業公司專門為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研制的。這把巨型軒轅乾坤劍的整體創意為龍鳳合體造型,融黃帝文化與嫘祖文化與一體,體現了天地合一的陰陽文化。大護手部分為龍的造型,代表黃帝;劍鞘部分雕刻一鳳,代表嫘祖。劍條為龍的舌頭,插入劍鞘,意為黃帝,嫘祖的緊密結合;劍長330公分,意為黃帝的生日,劍寬36公分,代表嫘祖的生辰,大護手寬66公分,是黃帝和嫘祖生日之和;大護手龍身上的56顆天然寶石代表鱗片,含義為中華56個團結的民族;劍架造型二龍,意為炎黃二帝。寶劍,劍架總重330斤,“33”即為黃帝的生日。軒轅乾坤劍的創意,設計獨具匠心,為中外制劍行業所獨創
自從巨型軒轅乾坤劍列入河南省丁亥年新鄭拜祖大典組委會舉辦拜祖大典的議程后,傳承、弘揚棠溪古劍、擁有棠溪劍文化悠久歷史和棠溪寶劍廣泛的知名度的西平棠溪劍業公司,以高度的責任感,緊張地投入到研制、設計和鑄劍之中,設計理念超前的棠溪劍傳人高慶民即帶領科研人員,積極策劃、確定創意、精選材質,精心打造。
巨型劍條3米多長重80多公斤,在研制,冶煉、手工鍛打、淬火都十分艱難,難以操作。他們改進設備,克服重重困難,幾種含炭量不同的優質鋼材經2000多度的高溫爐火的熔化和數萬錘鍛打、柔化、 延展,棠溪劍業公司總裁高慶民現場親自指導。經過十多個日夜的艱苦奮戰,巨型軒轅乾坤劍的劍條,終于從圣火中和鍛錘下成形。 再經過數名人員齊心協力操縱著設備,將巨大的劍條在油磨石上一次次來回研磨,經過幾十塊磨石,數噸清水的無數次研磨、拋光,終于磨出筆直的劍脊、平光閃亮的劍面。
棠溪劍業公司總裁高慶民告訴我們:巨型軒轅乾坤劍的創意和文化既體現在劍條上,又更多地體現在劍鞘、劍架的制作上。由于劍鞘、劍架也特別巨大,擁有熟練高超雕刻工藝的雕刻員工以飽滿的熱情和一絲不茍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難,先后經過數十天的辛勤努力,精心雕刻每一個畫面,每一個組件,刀刀精到而準確無誤。最終如期按質按量完成了“天下第一鞘”和“天下第一劍架”的制作。
2007年農歷三月三前夕,巨型軒轅乾坤劍浴出圣火,經三百多道銜接嚴格的工序和高標準的認真檢驗,終于以完美的形象展示出來。并在西平舉行了巨型軒轅乾坤劍隆重的啟運儀式,西平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政協的領導親臨現場,啟運拜祖神劍。
“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農歷丁亥年三月初二,新鄭市黃帝故里,當此軒轅黃帝誕辰之日前夕,千里中原,惠風和暢;牡丹爭艷,國色天香。在莊重肅穆的拜祖大典音樂聲、新鄭拜祖大典舉辦之前,舉辦了隆重的獻劍儀式。
只見黃綾覆蓋著的一把神秘的巨劍安放在拜祖臺前。它是西平人民向軒轅黃帝與拜祖大典敬獻的厚禮,承載著嫘祖故里人民盛意。揭開黃綾,巨型劍出現,人們驚嘆不已,六位壯士抬起巨劍,隆重的專場獻劍儀式開始……
巨型軒轅乾坤劍受到人們深情贊嘆和熱烈的掌聲。相傳軒轅乾坤劍為上天賜給黃帝統一天下之劍。華夏民族偉大的始祖黃帝曾揮動著上蒼賜給他的這把劍,征戰四方,平定天下,使萬國歸一,創造出一個安定和諧的社會。黃帝的正妃嫘祖勸民植桑養蠶,抽絲織衣,教化萬民,結束了一個蠻荒的時代,讓社會進入了文明。
為了懷念我們的圣祖黃帝和嫘祖,謳歌他們的豐功偉績,黃帝元妃嫘祖故鄉、冶鐵鑄劍圣地、西平棠溪劍業公司創意研制開發出這把巨型軒轅乾坤劍,作為丁亥年拜祖大典的厚禮,將永遠寫入后人紀念黃帝的篇章,永遠閃耀在黃帝文化和嫘祖文化、西平劍文化的史冊上。
轅乾坤劍昭示著西平柏國劍文化悠久厚重的歷史,盛載著緊密相連的黃帝文化和嫘祖文化,充分表達了西平人民對華夏始祖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