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家譜只為“把根留住”
□晚報記者李楊文/圖
“你好,請登記一下你的姓名。”2012年11月下旬,孔繁斌的侄子孔祥濤在平輿縣廟灣鎮孔莊登記孔姓人。這里是孔祥濤登記孔姓人的最后一站。從平輿縣回來,《孔子世家譜·駐馬店支譜》的初稿很快就可以完成了。這是孔祥濤的大伯孔繁斌的心愿。
我市約7000個孔姓人沒搭上“末班車”
孔繁斌由于患有高血壓,最近幾天正在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治療。記者專程到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就修《孔子世家譜·駐馬店支譜》一事采訪了他。 “《孔子世家譜》60年一大修,30年一小修。
2008年,《孔子世家譜》開始第五次大修。由于種種原因,駐馬店的孔姓人有很多都沒入上。據我后來統計,沒有搭上《孔子世家譜》第五次大修末班車的約7000人。”孔繁斌告訴記者。為了“把根留住”,孔繁斌和一些孔姓人開始計劃修《孔子世家譜·駐馬店支譜》,把駐馬店的孔姓人都入上譜。這個想法得到了世界孔子后裔聯誼會的支持。隨后,駐馬店孔子后裔聯誼會成立,孔繁斌任會長。
修家譜是一個系統工程經過長時間商議、準備,2011年春天,駐馬店孔子后裔聯誼會委托在汝南縣三橋鄉政府上班的孔祥濤做駐馬店孔子后裔的登記工作。從那時開始,孔祥濤就沒了周末和節假日。汝南、平輿、上蔡、確山、遂平……孔祥濤自費一個縣一個縣跑,逐個登記孔子后裔。
“這么辛苦,有時候確實也想過放棄,但我干文字工作多年,大伯年齡又大了,這項工作我不干誰干呢?我想早點兒實現大伯的心愿。”孔祥濤告訴記者,目前,《孔子世家譜·駐馬店支譜》已統計約7000人,初稿很快就可以完成。采訪結束時,孔繁斌說:“現在人口越來越多,人們缺乏一種維系,需要文化傳承。我希望通過修家譜,把好的文化傳承下來。”
人物簡介
孔繁斌,1932年出生,驛城區水屯鎮堰頭寺人,孔子第74代后人。他16歲參加工作,22歲任汝南縣副縣長, 曾當選河南省人大代表,省治淮模范。曾任駐馬店地區水利局副局長、局長,駐馬店地區革委會生產指揮部副部長、農委副主任。(原標題:孔繁斌:天中有一支孔子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