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企業聯合會會長許時瑞
天山網訊(記者王樹勤攝影報道)他20歲從河南來到新疆,這一來就是近40年,從帶領200多名“泥腿子”在烏魯木齊承包建筑工程。到現在的新疆匯興工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個人資產達幾個億。同一批批河南人一樣,他遠離故土來到新疆,靠自己的勤勞、智慧與實干,艱苦奮斗、建功立業。他就是新疆河南企業聯合會會長許時瑞。河南是人口大省,新疆面積遼闊,新疆河南籍的企業成千上萬,許多很具規模。在新疆經濟建設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已成為新疆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河南企業到新疆投資開發。記者就此采訪了河南新疆企業聯合會會長許時瑞。而采訪的話題也就圍繞新疆河南企業聯合會而展開。
新疆河南企業聯合會2004年就開始籌備,到2005年8月24日才開始正式成立運營,F在已發展會員企業225家,會員628人,比商會成立初期增加企業96家,會員108人。常務副會長由7個增加到9個;副會長由26個增加到31個;常務理事由38個增加到62個;理事由208個增加到505個。阿克蘇河南商會成立后,塔城、奎屯等地相繼成立了河南商會聯絡處籌備委員會,商會隊伍不斷擴大。目前商會企業擁有的總資產合計已達800多億元,9個常務副會長所在企業擁有的總資產達 60多億元。商會所屬企業吸納社會勞動力就業8.5萬人。
在一些新疆人眼中、話語中,河南人的形象不是太好。反正只要是能端起的污水,都一股腦地潑在河南人身上。有事沒事就拿河南人來說事?纯春幽显谥袊洕偭康呐琶,就會發現河南在全國已居第五位,那是不沿邊不靠海的中原地帶,靠的就是河南人奮力拼搏敢打硬仗。當然其中也有害群之馬,他們靠一些投機取巧之法坑蒙拐騙。許時瑞會長說,河南商會成立后就嚴肅了商會的紀律,以誠信為本。商會剛成立之時也有個別的商戶打著商會的名義在外招搖撞騙,他們現在都被清理出商會了。河南新疆企業聯合會成立近一年來,完善了各種規章制度,成立了“五部一會”(會員部、企業部、招商部、商場部、經濟文化部、監事會)。各部會由常務副會長或常務理事等擔任主要領導,在商會統一指導下各自獨立開展工作;并把原烏魯木齊經濟文化促進會全體成員,整體合并進河南商會,擴大了商會隊伍。健全了河南駐新疆企業的檔案。每個企業也建立了誠信檔案。
新疆與河南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種聯系又吸引數以萬計的河南人一路西進,到新疆創業,支援邊疆建設。
許時瑞說:“可以說,在新疆每5個人中,就有1個河南人。”河南籍的中小型企業至少有2萬家,個體企業有幾十萬家,規模很龐大。做大做強的有幾十家,十幾個億資產的企業也有,注冊資金5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幾千家。
“商會就是起到一個橋梁作用”許時瑞說,“商會成立不久,就有一個河南籍的香港黃巢企業集團到新疆找到商會,我們領著他在烏魯木齊的米東新區投資可視電話,烏魯木齊當場零價格土地出讓,撥了1000畝土地給他。鄭州東方實業集團在新疆哈密開發鉬礦項目;辦理了一年半都沒有下來。找到商會,商會出面和自治區經協辦、地礦局、國土資源廳洽談,一個星期就簽訂了開發合同。今年3月已經進行探礦建礦工作了。
在西北大開發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河南人選擇了西進,進疆創業,支援邊疆建設。許時瑞會長介紹,據初步統計,注冊資金50萬元以上的河南在疆企業及河南籍人士創辦的企業有7000多家,注冊資金300萬元以上的有120多家。這些企業已經或正在成為建設新疆的重要力量。
新疆河南商會已經成為河南籍企業家在新疆創業和投資的平臺。許時瑞會長說,“幾年來,作為西部大開發重中之重的新疆,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開發勢頭迅猛,新疆各類市場日趨興旺,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往來異;钴S。在西部大開發政策吸引下,包括一些內地發達省區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出口加工型產業的目光都投向了新疆。商會要充分發揮會員企業自身獨特的優勢,以商招商,有組織地開展各類招商引資活動,讓內地更多的企業參與到新疆的投資建設中來。”
做為異地企業商會,商會中各企業都屬于非公有制企業,會遇到很多方面的困難。許時瑞說:沒有一個非公有制企業管理部門。受社會公有制機制影響,新疆的石油、天然氣、化工、煤炭、鐵路等等,對非公有制企業進入門檻高,有的政府和職能部門在非公有制企業審批、核準、備案事項的受理上,與其它所有制企業上不一視同仁。
近兩年來,非公有制企業貸款根本未受到金融部門重視,條條框框太多,使貸款無法進行。有些好的項目因無資金不能啟動或停建,這是普遍現象。
目前,非公有制企業最大的困難是沒有一個真正的政府機構來管理這些企業,黨和政府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方針、政策不能及時上傳下達,很多業務無人牽頭和理順。有些職能部門只是用本部門法規來要求和管理,所謂服務也是按本部門所管轄的業務進行,其它與其無關。這樣,就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個體私營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在運行中違犯某個法規或規定,造成不應有的麻煩。
最后許時瑞會長談了今后商會的目標和想法,準備把各相關企業組成若干各集團,如:各建筑企業整合成立一個建工集團等,把所有企業凝聚在一起,讓他們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新疆,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來自河南。用新疆河南商會會長許時瑞的話說,從將軍到士兵,從農工到司令,從普通群眾到自治區領導,都有河南鄉音。而河南商會也成為這些河南鄉音的凝聚。新的“豫商”精神正在圖騰,共鑄新的輝煌。
背景資料:2005年8月,新疆河南商會在烏魯木齊成立,來自河南泌陽縣的許時瑞當選為會長。
許時瑞:男,漢族,河南泌陽縣老鄉河人,1946年1月出生,大學畢業,高級經濟師、高級工程師。1967年來新疆,被安排到當時的米泉縣井岡山公社任企業干部,后任企業辦主任。從70年代開始,許時瑞帶領農民搞鄉鎮企業,先后辦起大小煤礦17座、磚窯5座。曾任米泉縣建筑公司經理。70年代就帶領農民包工隊進烏魯木齊市等地承包工程,利用承包工程得到的資金和信息大辦鄉鎮企業。從1972年至1993年間的20多年,辦起大小工廠30多個,煉油廠、蔬菜脫水廠、汽車修理廠、水處理設備廠、塑料廠、絨毛加工廠、鍋爐廠等。1978年成立米泉縣農工商供銷公司,1986年組建成立米泉市稻香工貿總公司,1999年在稻香工貿總公司的基礎上組建成立新疆匯興工貿集團有限公司。目前集團公司固定資產達3億元人民幣。(原標題:許時瑞:豫疆牽手共鑄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