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立的經歷極具傳奇色彩,完全可以編成一部勵志版的電視劇:從一個退伍軍人到流浪城市中的破爛王,再到蘭州第一水產大王,后來還成為知名律師,這些角色的變化都在他身上發生了。馬建立認為自己是“滿足但不自足”。
馬建立很陽光,他的氣質和舉止讓人很難把他與破爛王聯系起來,交換名片時,記者注意到,他的頭銜是甘肅佳運律師事務所的總監,甘肅億立工貿公司的總經理和中原商會副會長。
今年37歲的馬建立出生在駐馬店上蔡縣。18歲來到新疆當兵,在新疆當了4年兵后轉業回到了老家。在老家除了農忙基本無事可做。當時,河南農村燒窯的人需要用煤做燃料,可是當地又沒有,煤必須從幾百里外的平頂山送過來。于是,馬建立借了900元錢,和幾個人合伙到平頂山拉煤,從中賺取差價。結果,錢沒賺到,還要賠人家的磚!“那時,我是真明白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這句話的含義。”馬建立說。
第一筆生意的失敗,使馬建立本來就貧寒的家庭雪上加霜,最終逼得他不得不走上街頭收破爛。那幾年,他漫無目的地四處飄蕩,鄭州、北京、大連的大街小巷,到處都留下了他的腳印。
馬建立回憶說,在收破爛時,接觸到許多好人,當時就總結了一個經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要踏踏實實做事,誠誠懇懇做人。
1993年12月馬建立來到了蘭州,當時聽說上蔡人在蘭州賣菜的比較多,生意也好做,就籌到3000元錢,在蘭州一個菜市場租了個攤位,由于缺乏經驗,半年后,不僅沒賺錢還賠了9000多元。也許是他熱情誠懇的賣菜風格感動了一位經常光顧他攤位的老鄉,所以這位老鄉就鼓勵馬建立說,給我送菜吧,是河南人就要有志氣。
這是他事業發展的轉折點,靠給別人送菜,他掘到了第一桶金。此后,靠著熱情、服務、誠信,短短幾年馬建立的生意就從一個柜臺發展到水產批發部。1999年,馬建立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蘭州萬發水產商貿公司。
業余時間,馬建立并沒有放棄學習,從1995年到2000年,在做生意的間隙,馬建立讀完了法律本科,并把法律運用在自己的事業發展中。
2002年,馬建立看到了舊市場改建的商機,就投資改造菜市場,建設商業店鋪。這幫政府解決了規范菜市場的資金,也讓馬建立從中得到實惠。
有法律特長的馬建立經常幫老鄉解決生意場上的難題,協助他們利用法律手段爭取利益,于是有法院的朋友建議他成立一個律師事務所,馬建立考慮后,于2006年年初,成立了佳運律師事務所。在過去7個月中,事務所共受理47起法律糾紛,業務非常繁忙。
評價自己的處事風格,馬建立說,自己事業成功的秘訣就在于自己活得非常實在。
如今馬建立的水產品在蘭州幾乎處于壟斷地位,經馬建立介紹過來從事水產生意的親戚就有60多人,分布在蘭州各個水產市場。馬建立的工貿公司水產經營額約占蘭州市場的60~70%,占青海市場的90%。(原標題:上蔡退伍軍人馬建立:從破爛王到水產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