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名燮,江蘇揚州人。早年家貧,應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曾任范縣、濰縣知縣,后得罪豪紳而罷官,擅畫蘭、竹,詩、書、畫稱“三絕”,為“揚州八怪”之一。
鄭板橋辭官后,滿腔悲憤回到揚州,住到十五年前自己的茅屋之中。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想到自己一生清白,同情黎庶,反落得如此下場,這是什么世道?決心一世不再為官,于家鄉作書、作畫、寫詩漫度余生。
本村有小偷一人,人稱“梁上君子”,認為鄭板橋多年做官,必有銀兩。于是乘一個風雨之夜潛入板橋茅屋,計劃作盜。此時,板橋先生躺在小小的竹床之上,正在細聽窗外的瀟瀟秋雨,對于小偷的到來,他早已知曉,心想:小偷正年輕力壯,我已到風燭殘年,如果一喊,不是他的對手。停了一會兒,又想:既然知道小偷入室,如果叫他拿走什么東西,豈不太冤了。于是吟詩一驚:
“風呼呼,雨凜凜,梁上君子進我門。
屋內詩書藏萬卷,床頭沒有半分文。”
小偷聽后,收想他沒有入睡,告訴我他是個清官,沒有浮財,也就罷了,干脆走吧。當小偷走到院中,鄭板橋送到茅屋門口,隨之又吟詩道:“出門莫驚黃尾犬。”
于是,小偷未從大門口逃走,側身打算翻墻出去。此時鄭板橋又告訴說:“跳墻小心蘭花盆。”
小偷心想鄭大人是個好人,就小心依依地爬上了墻。當小偷騎在墻頭上時,鄭板橋又送給他二句:“天寒未及披衣送,趁著月黑趕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