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孝媳的故事
2013/9/2 11:14:4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1936年初冬的一天,是縣城古會,李榮謙縣長步行走到東關一座小橋時,想停下來休息一下,只見對面坐著一位中年婦女,面前擺著幾捆粗布,將兩葉壯饃用手巾包好后夾在布里面,順手從懷里面掏出了一個高粱面加糠的干窩窩,啃了起來。他感到十分意外,便隨即站起身來,走到那位賣布的中年婦女面前,問道:“你是賣布的吧,哪里人氏?”那位婦女見問,,立即回答:“是哩,您想買,快下會了,便宜點,俺是咱東邊油房村的馬門李氏。”李榮謙點了點頭,接著問道:“你剛才不是買了壯饃嗎?咋啃這個高粱面加糠的窩窩頭呀?”馬門李氏將手中的窩窩頭放進了懷中,拍了拍手回答:“大哥你看的清,那是給俺七十半的婆母娘捎的,怕涼了,放到布里面了。別看俺四十多歲了,還真不知道壯饃是個啥滋味哩。”“那你何不吃一半留一半呀,也解解饞,稀罕稀罕?”李榮謙接著問道。“俺不舍得,孩子還小,他爹身子也不好,只靠我夜里紡花,白天織布換點兒錢,養家糊口,等以后日子好過了再吃不遲。”李氏苦笑著回答。李榮謙點了點文明棍,從心里表示十分敬佩,說道:“李氏弟妹,今天我沒有帶錢,下一個會散會前你能否帶兩塊上好的“蓋地”里表①,送到大寺里找姓李的,我出個高價錢,中不?”李氏見問,又見此人不像有什么惡意,便隨即應允:“一定辦到,一定辦到。“李便告辭回去了。
三天之后,又是古會。李榮謙帶著二好人在大街上轉來轉去,尋找獎勵馬門李氏這位孝道媳婦的錢路來源。當走到十字街的東街街口,一家賣大包子鋪前,只見一位公子哥打扮、油頭粉面的年輕人,去買包子。便仔細觀察,只見那個年輕人一只手將買好的四個大包子接到手中,另一只手接店主找回的四個銅錢,見找回的零錢中有一枚20文的小子,也不太干凈,便隨手仍在地上,用腳踩了一下。李榮謙彎腰拾起,說了聲,帶走!二好人抓住了那個年輕人的衣領,推進了縣衙。李榮謙很少在縣衙里問案,今天特殊,破例到縣衙辦公。只見十二位役兵持槍站立兩旁。那年輕人早嚇得面無血色,只聽李縣長厲聲喝道:“下面的年輕人,報上名來!”“杜國濤。”年輕人戰戰兢兢的回答。李榮謙高聲問道:“杜國濤,你可知罪?”杜國濤叩了個頭答道:“我沒犯過法呀。”李縣長拿出那枚被踩過的二十文銅錢,說道:“這是國幣,你知道嗎?你竟敢蔑視黨國踩踏國幣,真是膽大妄為。你犯了抄沒家產之罪,還說沒有犯法,實在荒唐無知。本縣看你年輕,不像地皮無賴,從輕處置,罰你大洋100元,立即讓家人送來,你可服判?”杜國濤連連叩頭謝恩,回家取錢去了。
近午時分,馬門李氏帶著上好的布料,高高興興地走進縣城大寺大門。二好人將她領進李榮謙的辦公室,李縣長站起身來,走上前去,叫了聲:“弟妹,你不僅是位孝順的媳婦,還是位勤勞善良、講信用的人,令我敬佩。這兩塊布料我收下,作為紀念,這是100塊大洋,帶回去,好好孝敬婆母,養好孩子,治好你男人的病,也買上二斤壯饃,大人孩子都嘗嘗,也不愧你一片孝心。”馬門李氏接錢在手,滿面淚水,連連點頭稱謝。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