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被稱為小龍的由來
2013/9/3 8:50:3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在范縣一帶,習俗稱十二生肖中的蛇為“小龍”。為啥稱蛇為“小龍”呢?傳說清朝,乾隆皇上下江南,要路過黃河時,他來到九龍口,有當朝大官劉墉陪往。君臣上船過河,在船上擺著佳肴美酒,君臣開懷暢飲,酒過三巡,忽一陣河風刮過,又聽得一陣“吱吱”叫聲,群臣看時,只見船頭,一青一白兩條大蛇,正仰頭張望。眾人見蛇上船,嚇得魄飛魂散,渾身抖顫,乾隆舉袍掩面,劉墉嚇得一身冷汗,多年在黃河跑船的老船手,怕犯驚駕之罪,急忙上前跪道:“皇爺,船頭臥的不是普通的蛇,是管河大王小龍,前來賀駕。劉墉恍然大悟,急中生智,跪前,連連磕頭奏道:“陛下,休要驚慌,船上臥的不是蛇,而是小龍,想皇上是上界金龍,今駕到此渡船,小龍從水中跳出顯身迎駕,實在是皇上洪福齊天。”乾隆也順口說:“小龍,大王”。在船頭的兩條蛇,搖頭擺尾,跳入水中,船安全渡過黃河。
至今,在黃河兩岸,不但管蛇稱“小龍”,還有敬祭小龍、大王的風俗,見到了蛇,有的人燒香,放鞭炮,上祭品敬大王。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