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上墳的傳說
2013/9/3 8:55:4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陰歷的七月十五這天,范縣和靠近黃河的幾個縣,有個上墳燒紙的風俗,說七月十五是鬼節。這個風俗是從何時興下來的呢?傳說,是從唐朝末年。那時,藩鎮割據,橫征暴斂,民不聊生,一年夏天,黃河水大漲,眼看河水要漫過河堤,人人擔心,個個害怕,有個管黃河的河官叫嚴魔,趁此機會貪污發財。
黃水越來越大,河官和財主們照樣飲酒作樂,眼看黃堤難保的時候,從人群中走出一個五大三粗漢子,他站在河堤上,粗聲粗氣地說:“鄉親們聽著,黃河眼看決口,老百姓要有大災大難,官家花天酒地,不管莊稼人的死活,他不修堤,咱自己修,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咱一定要保住大堤。”這個人就是濮州的王仙芝。大家推選他為修堤長。聽他的指揮。沒黑沒白地筑堤、干活。
七月十五這天,刮著擰勁的風,下著飄澆似的雨,突然,黃河決了口,一眨眼的工夫,房倒屋塌,莊稼淹沒,百姓齊哭亂叫,黃河兩岸變成了一片汪洋,黃水里漂浮著無數的尸體,財主們都在高臺上唱小曲。王仙芝在堤上,向大家說:“財主偷扒黃河,淹壞良田,沖走牛馬豬羊,咱沒了家,沒了爹娘,咱跟官家、財主們拼了吧!不拼,還得等到何時!”數萬多名民工,都喳呼起來: “官不愛民,民必造反,沒有刀槍,咱有镢頭、鐵锨、杈把、掃帚,要為死去的爹娘、親戚報仇。”王仙芝一聲號令,舉起義旗,民工們推選王仙芝為“天補平均大將軍”,率領民工,殺了河官嚴魔。又接二連三攻開了濮州、開州、長垣和靠近黃河的幾個縣城,連戰連勝。這時黃巢從雷州府,帶領起義軍找到王仙芝,兩軍合并,殺貪官,除污吏,老百姓紛紛參加義軍,打一仗,勝一仗。后來,官家造謠說:“黃巢造反殺人八百萬。”其實,不是造反殺人八百萬,是官家財主們扒黃河,淹死良民八百萬。
后來,百姓為了紀念死去的鄉親、爹娘,在每年的七月十五這天,都要上墳燒紙,天長日久,成了民俗,流傳至今。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