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草帽辮素有“滎陽橋辮”之稱,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曾遠銷歐、亞、非20多個國家。民國3年(1914年),在美國舊金山萬國商品賽會上展出,并進入國際市場。民國5年(1916年),滎陽縣知事念梅蔭、汜水縣知事梁有庚開辦草帽辮傳習所,使草帽辮生產得以普及,滎陽、汜水、滎澤(廣武)等縣,鄉間勞動婦女多從事掐辮。
“滎陽橋辮”之名,來自古滎陽“惠濟橋”(現屬鄭州邙山區)。因其續莛方法采用插頭法(不破莛),辮為花原草,“三白四黃”或“三黃四白”,編織緊密,寬窄一致,辮口整齊,辮條均勻,獨具一格,因而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