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畫像
戰國時期,有一位著名的醫生,姓秦,名越人,人稱扁鵲。扁鵲是長桑公的弟子,醫術精湛,名聞天下,人們都說他有起死回生的本領。可扁鵲不治己,這是咋回事呢?
傳說有一次,扁鵲的母親得了病。扁鵲診斷后,告訴弟弟秦二說:“母親得的病是逆癥,已無法醫治。我們要抓緊時間為母親安排后事。”正巧有人來請扁鵲出診治病,他就出診了。弟弟感到母親既然病到這種地步了,我何不背母親到后山去游玩一下,讓母親在臨終前再看一看大自然的美好風光呢?游到太陽偏西。母親說: “我干渴得厲害,快找些水來。”秦二忙讓母親坐好,近處無水。一直尋到澗底,有一小水池,池內有兩條小蛇游來游去,左尋右看,又無什么用具盛水,發現一個帶腦的小兒天頂蓋,就此盛水為母親端了回去,母親喝后頓覺病有好轉。天晚了,在山上一位老婆婆家住下,老婆婆殺了一只雞給他二人吃,還說:“家中沒有什么好吃的東西給二位,只有一只鳳頭雞,不知做得如何,請湊合著吃一頓吧。”秦母吃罷,時間不長,覺得病明顯見輕。第二天,謝過老婆婆回家,到家后病就痊愈了。
扁鵲知道母親病危,預料難過三天,因此出診后就急急忙忙趕回家。到家一看,母親病已好了。心中正迷惑不解,秦二惱怒地斥責說:“你是名醫,竟說母親得的是逆癥,現在不治而愈,你還有什么話說?”扁鵲道:“兄弟先別惱怒,前兩天都給母親吃了啥東西?”秦二說:“沒有吃什么怪異的物品。”扁鵲說: “不能,咱娘的病除了二龍淋浴湯,以人腦作引,再以鳳凰肉為藥,別的是不能治好咱娘的病的。我想這幾味藥世間難找,所以說是逆癥難治。”秦二聽后怒氣全消,就將老母親吃過的東西告訴了扁鵲。扁鵲嘆口氣說:“這是弟弟的孝心感動了上蒼,不是人力所能及的呀!”后世人不知詳情,竟傳說扁鵲不治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