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地區古廟會。城隍廟位于市區商城路東段。明太祖洪武規定各府、州、縣的城隍封號,敕封鄭州城隍為“靈佑侯”,并建廟祈祀,所以又稱“城隍靈佑侯廟”,廟會興起當在廟宇建成之時,會期從三月初一至三月二十八。民國5年(1916)《鄭縣志》載:“廟會最盛,自十五日起,士女答賽拈香,或奠獻花果,或恭懸匾額,或割股披紅,或枷鎖伏罪,并有賣買趕趣,香茶細果,酒中所需。凡兒童玩物,例如彩妝傀儡、蓮船戰馬、餳笙鼗鼓、槍刀劍戟、零碎戲具,在在成市。至一切耕具農器,尤屬色色俱備。”20世紀50年代以前,城隍廟會期間,地方組織演戲、玩社火等以娛城隍神靈。三月十八日俗傳為“城隍靈佑侯圣誕”,廟會最盛,四方百姓紛來臣愿許愿、祈福祈壽、進香擺供,有的兒女媳婦為父母公婆行孝,用竹篾秫桿批成三角枷套脖上,來給城隍燒香磕頭以贖其罪。廟會期間,各種買賣興隆,糧食茶果、農耕器具、兒童玩具等色色俱備。從會頭到會尾,城內幾條街上總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20世紀80年代以后,由于各種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和零售商場的發展,廟會逐漸衰微。城隍廟會雖仍存在,但規模已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