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翟本寬,1935年生于河南省濟源市。現為鄭州大學教授,鄭州大學書畫研究院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美國聯邦文化教育協會國際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并授予榮譽博士。兼任河南省美學學會副會長、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高教美育研究會理事、河南省老年書畫院常務副院長、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原創中心顧問、藝委會副主任等職。
曾出版《書法藝術與美》、《中州書家志》、《美學大觀》等13部專著,發表書法美學論文百余篇,總計400余萬言。其書法作品曾參加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法國等國內外大展并獲獎,刻入《中國翰園碑林》、《九華山碑林》、《南韓碑林》等。
問:書法繼承和創新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翟本寬:繼承的主要方式是臨帖、讀帖,沒有繼承,就沒有傳統的基本功。讀帖、臨帖有兩大作用,一是可以繼承先人的技法和經驗;二是通過臨帖可以糾正自的不良習慣。一個書法家的成長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成長起來的。
還有一個就是選帖和臨帖,這是一輩子的事情。關鍵是自己要不斷地認識自己,追尋自我。
我主要是在隸書基礎上寫章草,然后狂草,但寫的東西要讓大家認識,看不明白不行。
我認為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是草書,特別是狂草。其中,章草很規范,很有韻味兒的。不過,目前寫章草的很少,因為很難,需要楷書和隸書的基本功。謝瑞階寫章草是全國比較出名的,境界比較高,書法不僅是寫字而已,它是由技術到藝術,我本人就是喜歡章草。
問:書法的共性和個性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翟本寬:臨習古代的作品,要選共性比較強的,不要選個性比較強的。但是創作,要求你要突出個性。
問:請您談一談書法藝術與美學的關系?
翟本寬:美學本身就屬于藝術。因為美學分三個范疇: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三個內容。
不經過人工雕琢的,這叫自然美;倫理、道德、與人為善,這叫社會美;而書法藝術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美,它本就是美學里的一個分支,所以說書法藝術是受到美學規律支配的,甚至包括人也是要按照美的規律來塑造自己。美學規律,具體來說是形式和內容,形式美,內容也要美。所以,書法美不僅是寫字,內容還要能突出它的文化。
那么書法的形式是什么呢?書法的要素就是:一、點劃,二、解體,三、章法。點劃組成一個字叫解體,字與字,行與行,排列起來整個一片叫章法。篆、隸、行、楷、草這五大書體,每種書體都離不開這三個要素。這三要素就是書法藝術形式的—種美。
另外,美的表現包括有雄強的美和秀潤的美兩大風格,北方的美比較強悍,崇山峻嶺,南方的美就是青山秀水,小橋流水式的。書法里面也是這樣,一種叫壯美,一種叫秀美,當然這個風格的形成,就是一個人的修養、感情的流露。有時壯美和秀美有鮮明的對比,有時也可以互補。我的個性有古箏細膩的一面,也有大江東去的豪邁,但也并不矛盾,從技術到藝術憑感覺。
問:各種書體的關系和區別?
翟本寬:書法的各個書體之間,它是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篆、隸、行、楷、草五個書體。他們之間有很緊密的相互繼承關系,都是一步一步發展,所以說一個書法家要想寫好一種書體,單練一種書體是寫不好的,各種書體之間都有密切的關系。有人說,草書不寫草,落筆不荒唐。要想把書法藝術學到一個最高的境界,一種書體要其他書體來支撐補充它的“營養”。
問:怎樣理解五體皆能的關系?
翟本寬:這種說法是很不確切的。遍臨諸體,各種體都臨了,遍覽可以,1000多種書體遍臨是不可能的。人的精力也有限,單隸書就有百翰碑,還是精選代表性的。
問:怎樣評價當前的書法藝壇?
翟本寬: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以后,群眾性的書法藝術有長足的發展。在大潮流一涌而起的情況下,勢頭起來了。但是,當前不足的一面是,多數人還是浮躁,不從傳統上下功夫,急于求成。另外,書法家、理論家滿天飛,體現出的還是一種浮躁。現實的問題主要是寫篆書的不懂得篆書結構,寫草書的不根據草書的規律。
翟本寬教授長期從事書法教育和理論研究,集美學書法、教學科研于一身,在創作的技術上,潛心理論探索,并能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對書法藝術的產生、發展、創作實踐、評論鑒賞、藝術規律與特點等書法藝術美的問題進行闡釋。他的書法風格工穩遒勁而又舒展豪放,主攻隸書,擅于行草。特別是章草,能出古入新,沉穩瀟灑,風格獨具,鮮有出其右者。【原標題:揮墨人生 獨步章草——訪鄭州大學書畫研究院院長翟本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