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鎮的鄭州奧星專業種植合作社,一進入廠區,淡淡的韭花香味便沁人心脾。加工區內,婦女和老人正在剪韭花,廠區另一邊,建筑工人正在加緊建設一批冷庫。
“我們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起了一個1200多畝的芥菜種植基地,惠及農戶1500余戶,生產的嵩山芥絲在全國市場上供不應求。目前制約公司發展的最大因素是冷庫小!”該合作社總經理黃光營自豪地說。
近年來,登封市通過一攬子惠農政策的強勁驅動和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實現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農業產業規模迅速壯大,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品牌,促進了當地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告成鎮的“茶亭”紅薯是登封政策扶持、龍頭帶動發展現代農業打造的一個老農業品牌。登封市茶亭種植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茶亭溝村支部書記胡雙舟介紹說:“為了打造我們的‘茶亭’紅薯品牌,在國家省市農業扶持政策之外,鎮政府對種植紅薯的農戶還由財政每畝給予20元的補貼。”目前茶亭溝紅薯基地的種植涉及到告成鎮10個村,常年種植面積達到1萬多畝,產量1000多萬公斤。今年3月份,“茶亭”紅薯獲得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
為推動登封特色現代農業和生態農業發展,登封市先后出臺了《關于推進農業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獎補意見》、《關于支持名優農副產品發展的意見》等文件,推進農業重點項目建設,培育、扶持龍頭企業發展。這些政策催生了潁陽畜牧養殖、核桃種植、君召小雜糧、告成優質紅薯、唐莊金銀花等8個特色基地和6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區,“小蒼娃”、“三楂紅”、“茶亭”等土生土長的農業品牌正闊步邁向國內外大市場。2010年,該市共完成農業項目投資2.8億元,同比增長64%;新建規模化養殖項目83個,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9個;新增鄭州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龍頭企業固定資產規模達到6.5億元,年實現銷售收入7.8億元,同比增長32%;新發展農產品出口創匯企業2家,出口創匯額達到51萬美元。全年全市農業總產值達到17億元,同比增長18.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136元,同比增長了14%。
談及今后一段時期農業特色化、品牌化、產業化的目標,登封市市長鄭福林介紹說,該市將在農業發展中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打好“特色牌”、“龍頭牌”、“休閑牌”和“生態牌”,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與生態文明建設、城市旅游相結合,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