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劇是中國地方戲當中的一個大門類,主要的劇種有河南曲劇、北京曲劇、昆明曲劇三個影響比較大的劇種。
劉文峰認為,由民間的說唱藝術發展成戲曲的劇種,是中國地方戲發展比較普遍的一個現象,也是中國戲曲形成發展的一個規律,曲劇是由民間的說唱藝術形成的劇種。
河南曲劇,形成以后發展得非常快,它的行當、演唱、聲腔、劇目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不久就成為河南的第二大劇種,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是說唱藝術發展成為地方戲是當時一種大的趨向。曲劇是非常有生命力的,它產生在民間,服務于廣大的人民群眾,特別是反映基層老百姓的喜怒哀樂。
據劉文峰介紹,北京曲劇形成得比較晚,是在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之后形成的。在此之前,北京并沒有土生土長的戲曲,當時有很多地方沒有地方戲,就提出要創建自己的劇組,北京曲劇也是在這種文化需求的背景下產生的。另外,北京曲劇與老舍先生的支持分不開,因為北京曲劇的第一個劇目《柳樹井》就是老舍先生創作的。
但是北京曲劇不像河南曲劇觀眾面那么廣泛,主要原因是京劇的勢力非常強大。【原標題:中國曲劇中河南曲劇最有百姓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