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青浦到上海(二)
(墨拓)碑文:商務印書館是我在那里當過學徒、店員,也進行過階級斗爭的地方。應該說商務印書館在解放前是中國的一個很重要的文化教育事業單位。 陳云八二、二、七日
碑注:
這是陳云1982年2月7日為商務印書館建館85周年所題的詞。
1919年12月8日(農歷十月十七),14歲的陳云高小畢業后因家貧而無力繼續上學,在小學老師張行恭及其弟張子宏的幫助下,離開家鄉,來到上海,進入商務印書館當學徒,走出了他人生極為重要的一步。20多年后陳云在延安寫自傳時,清清楚楚地記得最初離開家鄉的日子——“農歷十月十七”。陳云在自傳中寫道:“我十五歲(虛歲——引者注)的一九一九年十月十七即到上海進商務印書館,開始發行所主任(應為所長——引者注)不要我,說我太小,后張子宏說情,收下了,即在文具部當學徒。”
在商務印書館工作期間,陳云利用這里圖書特別豐富的有利條件,如饑似渴地讀書,接受新知識,常常讀書到深夜,成年累月從不間斷。后來他回憶說:“應該說在商務時期,我在文化上的得益很大。”“同時我自信也是很用功的一個人,練字,上夜校(商務辦的),讀英文。”
這期間,陳云接觸并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參加和領導了工人運動,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可以說,陳云以高小畢業的學歷,后來成為知識廣博、眼界開闊、有遠大理想的共產黨領導人,成為杰出的馬克思主義者,成為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要開創者和奠基者,同他在商務印書館這段時間的勤奮學習是分不開的。
解放初期,陳云曾深情地對張行恭老師說:“我衷心感謝你和子宏先生,因為你們幫助我離開章練塘,進入商務,在那里使我有可能走向革命的方向。”“沒有先生你,就沒有我今天。”
陳云女兒陳偉蘭回憶道:記得爸爸臨去世前的兩三個月,有天晚上快十點了,他跟我說,從青浦到上海,這是我人生中間非常重要的一段,這步邁出去以后,才有機會接觸到共產黨,才有這一生。
對商務印書館,陳云有著深厚的感情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