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嵩山北麗,滔滔黃河南岸,有一道北起七里鋪,南至青龍山的黃土丘陵——鳩龍嶺,鳩龍之身逶迤蜿蜒,腰部有一處突出的黃土崖,崖上三峰并立,乃鳩龍之爪,其形狀酷似一個老式的筆架,故名筆架山。相傳筆架山下,孕育了一位偉大的世界文化名人——杜甫。
驅車在連霍高速鞏義東下車向東一公里,一座占地372畝,由兩大展區,八個部分組成的唐代古建筑園林赫然映入眼中。郁郁蔥蔥的綠蔭之間,片片紅墻灰瓦。穿過詩圣大道,跨過詩圣橋,矗立著一座南北對稱的四方形建筑群體,詩歌展區的中心建筑——詩圣堂。詩圣堂采用幻影成像、動態紗幕等現代的高科技手段,形象地演繹了杜甫的詩歌。
沿著青石小徑,開始了杜甫生平之旅的探索。從杜公祠開始,依次經過瞻雪閣—杜甫誕生窯—上院—壯游園—三友堂—懷鄉苑—萬匯園八個展示區域,用繪畫、視頻、雕塑、景觀等手法,向我們詮釋了一個真實而又全面的詩人——杜甫。作者:王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