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老爺是傳說中的武財神,向人間賜財、賜福。相傳,一天,有一個人跪在關老爺像前,懇求關老爺保佑自家門前立旗桿,子弟做大官,但由于其子弟不求上進、好吃懶做,等子弟長大成人后,這家依然是一貧如洗。不過,他的一個兒子當了剃頭匠,整日挑著擔子趕集,剃頭挑子一頭的工具箱上面立著一只小旗桿,掛著磨刀布;另一個兒子當了戲子,皇上、宰相、才子、佳人都演過,也確實頭戴官帽、身穿蟒袍。只是,金榜題名、洞房花燭不過是人生如戲。人們都說,這大概是關老爺對他許愿的兌現吧。
明末清初,勞累了一天的人們在關帝廟前的大街上自娛自樂地扭起秧歌。歡快的鑼鼓、熱鬧的氣氛感染了廟內的周倉老爺。他按捺不住,也想離位去湊熱鬧,無奈,手中沒有扭秧歌的彩扇。于是,他吩咐下人去土地爺處借,該村兩個土地廟,有兩個土地爺,于是下人借來了兩把扇子。周老爺雙手執扇跟著人群扭起來,到了中間休息時,有人說,剛才雙手持扇的黑大漢好生面善。大伙很快便議論起來,其中一人說:“咋看著像廟里的周倉老爺。”于是大伙爭先恐后地進了關帝廟內,看到周倉神像上滿頭是汗,上身衣服被汗濕了半截。人們信以為真,于是磕頭燒香,感謝神靈與民同樂,從此,呂村集秧歌隊隊員扭秧歌時手持雙扇的習俗流傳至今。
清代康熙年間,麥收后,人們急于播種,怎奈久旱無雨,土地干旱,無法下種。農歷五月十三是旬頭,該村大會首帶領眾鄉親在關帝廟前的大街上舉行求雨儀式。戰鼓隆隆、鞭炮齊鳴、香煙繚繞,午時一過,晴朗的天空突然陰暗下來,黑云遮住了如火的太陽,接著雷雨交加,傾盆大雨從天而降,足足下了一個多時辰。過后人們發現,除本村地塊濕透了外,相鄰外村的土地滴水未見。人們紛紛傳說,是關老爺顯靈,惠及本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