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1877年12月2日-1927年5月3日),字靜安,號觀堂,浙江海寧人,是我國近代最著名的學者之一。1917年,王國維登上了甲骨學研究的高峰。他寫的《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一書,糾正了《史記》中記載的個別錯誤,證明了司馬遷的《史記》的確是一部信史。被譽為甲骨文發現19年來第一篇具有重大學術價值的科學論文。郭沫若曾評價說:“卜辭的研究,要感謝王國維。是他,首先由卜辭中把殷代的先公先王剔發了出來......王國維的業績,是新史學的開山。”他做學問的最大特點,不是就甲骨文字本身去研究,而把古文字學與古代史一起研究,充分利用最新的甲骨材料,去對照歷史。 創造并完善研究方法“二重證據法”,學術貢獻極大。
甲骨文晚清始發現,最早是王懿榮,后來劉鶚刊印《鐵云藏龜》,繼之,孫治讓和羅振玉對甲骨文字進行研究。而將甲骨學由文字學演進到史學的第一人,則推王國維。他撰寫了《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續考》、《殷周制度論》、《殷虛卜辭中所見地名考》、《殷禮徵文》以及《古史新證》等,他將地下的材料甲骨文同紙上的材料中國歷史古籍對比來研究,用卜辭補正了書本記載的錯誤,而且進一步對殷周的政治制度作了探討,得出嶄新的結論,他的考證方法極為縝密,因而,論斷堪稱精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