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剛工作中善于換位思考,總是用心去琢磨乘客最需要什么幫助,然后盡力滿足他們。在乘客上車時,經常有乘客的公交卡因為使用時間太久不能一次刷上,再加上后面乘客的催促,刷不上卡的乘客往往很著急。李紅剛會主動接過乘客手里的卡說“讓我幫你刷”,細微的舉動卻溫暖了人心。每次遇到外地人乘車時,他總是笑著提醒乘客行駛方向,讓乘客先搞清楚路線再投幣。
“如果我們能把本職工作干得盡可能完美,不僅可以讓乘客心情愉快,他們還會將這種情緒傳遞給車廂內外更多的人,這個社會也會因我們的工作而多添一份美好與和諧。”這是李紅剛的工作心得,更是對他工作境界的一種詮釋。
■家人支持 他平凡崗位灑真情
李紅剛的兒子今年10歲,由于每天都要早出晚歸,李紅剛和兒子交流的時間并不多。12時20分,車輛停在安陽工學院門口,要等到16分鐘后才發車,這16分鐘,是李紅剛一天行車過程中休息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在車內短暫休息時,李紅剛掏出自己的錢包,拿出一張小紙條,上面用鉛筆寫著幾個稚氣的字“爸爸您辛苦了”,還畫了一個舉著勝利手勢的卡通人物。李紅剛說:“這是我兒子二年級的時候給我寫的,我一直珍藏著。但也不敢經常拿出來看,怕弄壞了。你看我這駕駛臺上的兩只小烏龜,其實是我兒子的橡皮,他送給我的,說是給我當玩具。我看見它們就覺得很溫馨。”
說起兒子,李紅剛的眼神里透露出父愛的溫情。李紅剛說,每天早上他上班走的時候孩子還沒醒,等晚上回家了,孩子又要睡覺了,除了調休時能陪陪兒子,平時幾乎沒有和兒子交流的機會。“這孩子現在特別調皮,我三天兩頭就被老師叫到學校去訓話。我希望他能好好學習。”說起對兒子的疏忽,李紅剛顯得有些愧疚。
13時許,李紅剛跑完上午的最后一趟車,回到位于北兵營附近的調度室里,妻子給他送來了面條。李紅剛開玩笑地說:“今天的面條不好吃啊,不過好歹是人家的心意。有時候家里給送飯,有時候帶面條和鹵子過來,記點員會給我們煮面條。”
匆忙吃過午飯后,李紅剛得到了短暫的休息。13時58分,李紅剛再次踏上車,載著乘客向安陽工學院的方向駛去。在重復的路線上,時間一點一點過去。19時10分,當李紅剛駕駛今天的最后一趟車從北兵營到達安陽工學院后,一天的工作并未真正結束。20時,李紅剛將車輛開到彰德路公交停車場等待工作人員收賬后,他才可以松一口氣,然后步行回家。
據了解,8路是一條換乘頻率較高的公交線路,平均每天載客700人左右。李紅剛在平凡的公交駕駛員崗位上工作,做的都是平凡的事情。但他把愛奉獻給了這個平凡的崗位,讓小小的10米車廂變成了一塊播種精神文明的沃土。(記者 房之夢 文/圖)【原標題:公交微笑哥,安全行車百萬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