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獨擋一面照料母親四十年
袁素英的父親去世得早,因此,照顧母親的重任早早地就落在了袁素英的身上,這一照顧就是四十年。母親的身體一直都特別健康,早些時候,還能幫著袁素英照料孩子。隨著母親年事增高,腿腳變得不太利索,耳朵也不太好使了。“前些年的一天夜里,母親吃壞了肚子,她怕打擾我和女兒休息,就自己輕手輕腳地去上廁
所,一個沒站穩,跌傷了腿,治好之后就再也站不起來了。”袁素英疼惜地說,“母親總是怕給我們找麻煩,有啥事就自己擔著,我看在眼里卻疼在心上啊。”
現如今,母親沒辦法自己一個人下床活動。每當母親醒了,袁素英就扶母親坐起來,背后放個被子,讓母親靠著,自己坐在床邊,陪母親說說話、聊聊天。
當母親累了、睡著了,袁素英就把家里收拾收拾,洗洗衣服、做做飯。面積不大的房間被袁素英收拾得特別干凈,衣服都整整齊齊地疊放在床邊。
都說兒女多了是福氣,但僅僅只有一個女兒的任素榮老人卻自豪地說:“有俺英兒一個就夠了。有她在,我啥心都不用操。”
人年紀越大就越像個任性的孩子。“哪天要是來客人,我稍對別人好點,母親都會一直叫我,像是怕自己‘失寵’一樣。”袁素英邊笑邊說著他*的趣事。“別看母親總在床上躺著,她老人家可是我們家的‘總保管’,什么東西找不到了,只要你問,媽媽準保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2留出空間讓老人活得快樂
一次,袁素英把洗好的衣服疊放在床邊,等到想穿時,怎么也找不到。這時,母親神神秘秘地從背后把褲子遞給袁素英。正當袁素英好奇母親為什么會藏褲子時,看到被縫補好的“小洞”,袁素英恍然大悟,憋著去廚房笑了起來。原來是袁素英為了掛衣服方便,專門在褲子旁邊弄
個小洞出來,結果母親以為褲子破了,就專門拿出自己的“小寶貝”(針線筐),把小洞補好,等著女兒發現后表揚自己呢。
面對這個教育不得、只能寵愛的“老小孩”,作為女兒的袁素英選擇了尊重甚至是放任。她希望母親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兒,活得自在快樂。
3言傳身教做孝老榜樣
74歲的袁素英有一個女兒和三個兒子。子女們從小就會幫助媽媽照料年邁的姥姥,如今工作繁忙的他們還是會抽出時間來陪伴姥姥。姥姥生病了,他們就會輪流著照料看護;姥姥悶了,他
們就會坐下來陪姥姥聊聊天,幫姥姥解悶。
除了平常忙里偷閑地過來看望老人,袁素英的兒女們逢年過節都會聚在一起,陪母親和姥姥嘮嘮家常,說說俏皮
話,逗母親和姥姥高興。
袁素英對母親四十年如一日的細心照顧,給母親的晚年生活營造了溫暖安詳的氛圍。她的言傳身教深深地影響著兒孫們,為他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原標題:百歲“老小孩”七旬好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