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黃是我國農業大縣,國家生態示范縣,科技先進縣,國家命名的“中國紅棗之鄉”,大規模種棗歷史1500余年,內黃大棗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曾獲銀獎,被稱為“東方紅寶”。全縣現有棗林45萬畝,600多萬株,年產大棗6000萬公斤,面積、產量居全國之首。內黃大棗品種繁多,當家品種為扁核酸。
內黃縣近年來高度重視科技興農,生態保護和觀光農業,沙荒治理、節水噴灌、優化種植模式、特色農業搞的紅紅火火、有聲有色。全縣98%耕地實行了模式化栽培,復種指數213%,1998年,就產生了3個林果億元鄉鎮,1個畜牧億元鄉鎮。
后河鎮1998年產棗2700萬公斤,居全國鄉鎮首位,該鎮投資500萬元建起了后河鎮紅棗專業批發市場,日成交額百萬元,林果業產值超億元。僅紅棗一項,全鄉人均收入1500元。
內黃棗林分行栽植,棗林下套種花生,每到9月中旬至10月棗熟季節,樹上瑪瑙枝垂云霞燦爛,樹下畦畦花生碧綠如毯。金秋時節游棗鄉,可觀棗林風光,品民風民俗。步入棗林,伸手摘紅棗,低頭刨花生。再看采摘晾曬運銷批發大棗花生紅紅火火的豐收景。品嘗棗花蜜、棗茶、棗酒、金絲蜜棗、香心蜜棗、無核棗、焦棗,真是看在眼里,甜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