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出自姬姓,為周武王弟康叔的后裔。武五一的同母幼弟,在武王得天下而大行封建之時,最初被封于康國(今河南省禹縣西北),故得名康叔。武王死后,年輕的成王繼位,由周公旦攝政,殷紂的后裔武庚認為有機可乘,便聯合三監(管叔、蔡叔、霍叔)和東方夷族為叛。周公東征平叛,把原來殷商遺民分封給當時素負賢名的康叔統治,并改封康叔為衛君,建衛國,都朝歌(今河南省淇縣),稱衛康叔。衛成為當時大國,地位比以前崇高。康叔果然不負周公重托,把殷民管理安置得心服口服,“化敵為友”,功在周朝社稷。因此,康叔聲譽日隆,被舉為司寇,權位高于其他諸侯。他死后的謚號是“康”,意思是能夠“令民安樂”,他的后代就以謚號為姓,稱康氏。
康氏歷史名人:有衛國始祖康叔。漢代一代高僧康僧會。三國時海外大旅行家康泰。唐代琵琶演奏家康昆倉,左千牛衛大將軍康承訓。北宋大將康再遇。南宋學者康與之。元代中書左丞相康里脫脫。明代文學家康海。清代維新變法康有為、康廣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