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元和姓纂》、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所載,古帝王顓頊的孫大彭是夏朝的諸侯,夏朝少康中興當政時,封大彭氏的別孫元哲于豕韋(今河南省滑縣東南2 5公里的韋城),同為夏的屬國,是夏王朝的重要支柱力量之一。豕韋國又稱韋國。商湯滅夏時,首先滅韋國,又滅顧國,再滅昆吾國,經鳴條大戰滅夏。從此,韋國官民逃居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子孫以國為氏,稱韋氏。史稱韋姓正宗,是為河南韋氏。
西漢初年,功臣韓信被呂后所殺,丞相蕭河暗中叫蒯徹把韓信之子送往廣東、廣西一帶,韓信子孫以“韓”字半邊“韋”為姓氏,以避呂后派人追殺。相從者都以韋姓傳世。今廣西壯族、僮族多有韋氏。古代西北少數民族姓氏,也有韋氏。
第一個出現于史籍的韋姓有影響的人物,有西漢曾為楚元王傅、丞相韋孟,西漢丞相韋玄成、韋賢。三國時吳之著名學者韋昭,三國魏制筆、制墨專家韋誕。梁時名將韋睿。南朝鎮軍將軍韋叟。后魏綠州刺史韋元恢。北朝時齊豫州刺史韋子粲。隋代御史韋節,荊州總管韋世康。唐代見于史籍記載的韋姓宰相有韋夏卿、韋處厚,監察御使韋元旦,刑部尚書韋抗,禮部尚書韋弘景,武部尚書韋見素,天官尚書韋待價,兵部尚書韋師,禮史二部尚書韋陟,工部尚書韋貫之、韋述,翰林學士韋表微、韋執誼,天官侍郎韋承慶,御史大夫韋挺,尚書左丞韋濟,尚書右仆射韋安石,舒國公韋巨源,淮南節度使韋元甫,嶺南節度使韋正貫、韋宙、韋超,湖南觀察使韋辭,福建觀察使韋岫,武昌軍節度使韋健,三州刺史韋繩、韋倫,海廬州刺史韋岳子,左司郎中、蘇州刺使韋應物,陜郡太守、水陸轉運使韋堅,秦義軍節度使韋皋,畫家、左武衛大將軍韋無忝,兵部侍郎韋昭度。五代詩人、詞人韋莊。宋代平樂郡王韋淵。清抗英斗爭首領韋紹光,太平軍北王韋昌輝,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中的韋云卿和韋樹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