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順:從農民工到億萬富翁(2)
2012/8/23 10:31:5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是個跳出農門的極好機遇,也是農家人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李文順的父母平時緊鎖的眉頭一下舒展開了。李文順也著實高興了一陣子。
可就在報到的前幾日的晚上,李文順卻輾轉反側,一想到家里3000元的債務,他高興不起來了。李文順覺得雖然上班輕巧舒服,但他上有老下有小,去工廠上班一月幾十元的工資,何時何月才能把家里的債務還清啊。
來到四平打工
他想只有到城里自己打拼才是最好的出路,雖然他為此付出過巨大的代價。
下定決心后,李文順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再一次收拾行李,這次他來到吉林省四平市打工。
這次,幸運之神真正地向他招手,成就了未來的李文順。
回想起自己當初做的決定,李文順可謂五味雜陳。被迫輟學,放棄國營單位職工身份,自己人生的每一次轉機都是在被逼得無可奈何之下才出現的。
靠經驗“升”為材料員
初來四平的李文順同樣人生地疏,語言不通,舉目無親。但東北人特有的熱情豪爽的性格讓李文順很快融入到這里。
不久,他靠著自己以往積累的建筑經驗成為了一處工地的材料員。
雖然材料員與建筑工人相比是一個相對輕巧的活,但卻是一種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的職業。
你如何選擇客戶,聯系客戶?你如何鑒別材料偽劣,價格的高低?你與客戶初次見面該說什么話,穿什么衣服?客戶有沒有合作意向,你如何激發對方的合作意向?建立購銷關系的客戶又如何鞏固?
這些書本上沒有寫,以前也沒有接觸過,李文順只能在工作中去把握和領悟。
人脈網絡逐漸建立起來
但有一點李文順是知道的,很多建筑老板的創業都是從材料員做起,做好材料員一方面能結交朋友,打開關系,另一方面能鍛煉自己做生意的能力。
為了買到質量好價格低的材料,李文順起早貪黑,饑一頓飽一頓是常事。
在一個炎熱的夏天,他在跑材料時中暑了癱坐在地上,這時路邊的一位老大娘給他端來一碗水。“小伙子,干啥都要注意身體呀。”一碗水一句話讓李文順內心感到莫大的溫暖。
回到工地,甲方負責人看到疲憊的李文順給他買來一碗熱面。“四平是我感到最有人情味的地方。”在采訪中,李文順不斷流露出對東北這片熱土和人們的感激之情。
在干了一年多的材料員后,李文順很快適應了四平市的社會環境,認識了不少建筑裝修行業的朋友,建立了廣泛的人脈網絡。
27歲挖到人生第一桶金 四平建筑大門向他敞開
27歲的李文順在四平積累了一定的社會關系后決定自己挑旗當工頭。為了籌資和找勞動力,李文順回到了老家。
但擺在他面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錢,為了資金,他奔波游說于親友和有關部門之間,談自己的奮斗目標,談自己的發展前景,但無論他怎么說,親友們都不借錢給他。半個月過去了,一分錢也沒有籌到。妻子從枕邊搬出一個小箱子,翻到底只翻到五分、一毛的十幾元錢。“我當時的精神都崩潰了,抱著枕頭心里責罵自己為什么這么無能。”李文順說,但他不怪沒有借錢給他的親友們,誰掙的錢都是血汗錢,誰也不愿意讓血汗錢去打水漂,尤其是在幾年前他曾經帶隊打工失敗過。
萬般無奈之下,李文順只有把惟一的希望寄托在家鄉的一家信用社,經過無數次的奔走和溝通,這家信用社終于同意放貸1萬元給他。
“拿到這1萬元錢,我在手里攥了又攥,數了又數,就像著了魔似的。”李文順說,但是這1萬元遠不能滿足開工的條件,但這錢使他看到了莫大的希望。
之后,李文順一個遠房親屬籌集了5000元送到他的手上。
27歲,李文順迎來了生命中的一次柳暗花明。
這一年他承攬了四平市一處造價100萬元的工程,開始掘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這一仗打贏了就會贏得甲方信任,其他單位也樂于接受自己,敲開四平市建筑市場的大門。如果輸了則一敗涂地。”開工時,李文順把家鄉的工友召集在一起,進行了開工前的動員。在沒有鮮花,沒有彩旗,沒有鼓樂,沒有鞭炮的偌大的空地上,李文順的“處女作”開始了。
李文順十分珍惜這次得來不易的機會,他和民工們吃住在一起,生產、技術、經營一把抓,晚上還要設計圖紙,溝通關系。
在建樓關鍵的日子里,李文順嚴格把好質量關,靠質量求信譽,這一點也成就了日后的李文順。工程中做到質量目標上墻,人員責任目標上墻,對關鍵部位層層分解,落實責任到人,達不到質量標準,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發現問題不過夜。
經過半年的緊張施工,工程終于竣工了。在驗收的那天,四平市建委、建設局和甲方領導都來了,李文順帶著工人遠遠望著,人人都捏了一把汗。當看到驗收人員肯定地點頭時,李文順和他的工人們激動地跳了起來。
一個20多歲的河南人帶著一幫老鄉在四平市做出了出色的工程,一時之間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四平市場的建筑大門從此為李文順敞開了。
35歲通過兼并壯大工程隊伍
進軍長春打造宏泰商城
經過多年的發展,李文順的建筑工程隊伍不斷壯大,1996年在全國建筑行業宏觀調控逐步趨近的大環境下,李文順憑借著工程質量的良好信譽又承攬了四平市水利局1-4號家屬樓。
但同時,與李文順一起出來闖蕩的幾個家鄉工程隊,卻因種種原因相繼陷入困境。建筑工程攬不上,接到工程墊不起工程款,干完工程要不回來錢,民工工資發不了,銀行貸款還不上,資不抵債,瀕臨倒閉。在四平市,除了李文順的工程隊外,家鄉其他的工程隊全線潰退。
這時李文順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背負幾個工程隊高達100多萬的債務對其進行兼并。
“當時有人就說我才賺了幾個錢,頭腦就發熱。”李文順說,但他卻在其中看到了機遇。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通過兼并,工隊的自身素質和資質結構有了質的提高,一支文化專業技術結構合理的工程技術隊伍已經形成,整體實力與競爭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具備了綜合承包生產經營能力,工程質量也進一步提升。
同年,合并后的工程隊承接了長春一家藥廠和四平市農園地質街工程,工程質量獲得了好評。
1996年,在考察了東北各地的商情后,李文順將目光放在了長春市,長春市位于東北亞經濟圈中的位置,長春市處于沈陽、哈爾濱的中間位置,形成了南北物流、人流的集散地,具有較強的輻射作用和核心優勢。尤其是長春政策優惠,環境優美。李文順和公司管理層決定走出四平,走向省城長春。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了李文順的落腳點,同年,李文順投資500萬元購買了經濟技術開發區黃金地段近萬平方米的土地,打造長春宏泰商城。
為了保證建造商城的資金,李文順以300萬元的價格賣掉了長春市浦東路一處占地2400平方米的院落。
次年12月宏泰商城正式開業,同年,李文順又投資2500萬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新文化報(201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