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鶴壁 >> 名人名家 >> 歷史名人 >> 瀏覽鶴壁
精彩推薦
  • 歷史名人-石碏

    石碏

     石碏,春秋時衛國(今河南淇縣境內)人。衛莊公有嬖妾所..[詳細]
  • 歷史名人-荊軻

    荊軻

    荊軻(?~公元前227年)姜姓,慶氏,字次非,戰國末期衛國(今..[詳細]
  • 歷史名人-妲己

    妲己

    妲己,中國商代最后一任國君商紂王的寵妃,傳說她是有蘇..[詳細]
熱點關注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熱點排行

王梵志

2013/9/23 10:45:06 點擊數: 【字體:

王梵志

    王梵志(?—約670年)唐初白話詩僧。衛州黎陽(今河南浚縣)人。原名梵天,生平、家世均不詳。詩歌以說理議論為主,多據佛理教義以勸誡世人行善止惡,對世態人情多諷刺和揶揄,對社會問題間或涉及。多數作品思想消極,格調不高。語言淺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諧戲謔之間。藝術上比較粗糙,但對認識初唐社會和研究白話詩的發展有一定參考價值。對初唐盛行的典雅駢儷詩風有一定沖擊作用。原有集,已佚。有今人整理本《王梵志詩校輯》,收詩348首。
     
    《桂苑叢談》和《太平廣記》卷八十二《王梵志》都說他生于隋代,為黎陽城東人王德祖從枯樹中發現收養的,“七歲能語”,“作詩諷人,甚有義旨”。敦煌寫本《王道祭楊筠文》又說他是“通玄學士”。約可考知他的創作活動主要在初唐。據胡適、鄭振鐸、張錫厚等人考證[1],梵志約生活在六世紀末至七世紀中下葉,享年80有余。他生于殷富之家。幼年時,家有奴婢,生活充裕閑適,讀過儒家經典和詩書。隋末戰亂,家道中衰,僅剩薄田10畝。為家計生活,他農忙種田,農閑外出經商。唐初,繁重賦稅和天災,迫使梵志家產破敗,以致窮愁潦倒,被迫做雇工、幫工。他曾做過監鑄官,廉潔奉公,以孟嘗君自況,但任期未滿即被革職。梵志有五男二女,但子女不孝,使他晚年生活無著,成了“身無一物”的“硬窮漢”,甚至衣不蔽體,食不飽腹,被迫沿門乞討。窮困悲慘的生活迫使他半路出家,50多歲又皈依佛門,信仰佛教,以尋求解脫。但他并非嚴守佛門戒律修行之僧徒,而是四處募化求齋,過著漂泊不定的流浪生活。這一時期是他詩歌創作的高潮,直至80歲左右他還寫下不少回憶自己坎坷一生的詩篇。王梵志一生歷盡滄桑,飽經憂患,這為他的詩歌創作奠定了深厚的生活基礎。

    唐末人范攄寫了一部《云溪友議》,記錄了十八首王梵志的詩:五言絕句十五首,七言絕句三首,并且有關于王梵志其人的介紹:或有愚士昧學之流,欲其開語,則吟以王梵志詩。梵志者,西域人,生于西域林木之上,因以梵志為名。其言雖鄙,其理歸真。所謂歸真悟道,徇俗乖真也。
     
    在范攄以后不久,有一個署名“馮翊子子休”的人,寫了一部《桂苑叢談》,其中較詳細地記載了王梵志的小傳。今全錄于此:王梵志,衛州黎陽人也。黎陽城東十五里,有王德祖者,當隋之時,家有林檎樹,生癭,大如斗。經三年,其癭朽爛。德祖見之,乃撤其皮。遂見一孩,抱胎而出,因收養之,及七歲,能語。向曰:“誰人育我,復何姓名?”德祖具以實告:“因林木而生,曰梵天。后改曰梵喜。我家長育,可姓王也。”作詩諷人,甚有意旨,蓋菩薩示化也。
     
    《太平廣記》卷八十二也收有此文,注曰:“出《史遺》。”所謂《史遺》,就是《桂苑叢談》里的一卷,并非另外一部書。這個故事,除去他的神話部分,可知王梵志是生于隋代,因為失去生身父母,收養在王家,故以王為姓。他作了許多感化世人的詩,其中有道家思想,故皎然以為他的詩是道情詩。較多的是佛教思想,故有人傳說他是菩薩化身。王梵志的詩歌以說理為主,重視懲惡勸善的社會功能。某些詩篇具有諷刺世態人情的積極意義,如:“造作莊田猶未已,堂上哭聲身已死。哭人盡是分錢人,口哭原來心里喜。”詩的風格淺顯平易而時帶詼趣,往往寓生活哲理于嘲戲諧謔之中,寄嘻笑怒罵于瑣事常談之內,開創了以俗語俚詞入詩的通俗詩派。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伾山旅游網 2013-8-20
0
下一條:王越上一條:孫保平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