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源于殷都朝歌之姓氏
殷商四帝都朝歌是:“紂都朝歌在衛州東北七十三里朝歌故城是也。本沬邑,殷王武丁始都之。帝王世紀云帝乙復濟河北,徙朝歌,其子紂仍都焉。”(《史記·周本記》正義)。“武乙三年自殷遷于河北,十五年自河北遷于沬”(《今本竹書紀年疏證》)。
據中華全國古都學會理事王革勛同志考證,全國有61個姓氏或源于殷都朝歌,或同殷都朝歌有著深厚的文化歷史淵源。
這61個姓氏是:李、王、衛、孫、褚、殷、康、林、常、祿、寇、孔、宋、比、箕、鮮、武、談、通、牛、元、穆、蕭、石、汲、戴、桓、寧、聶、弘、向、樊、凌、沙、宗、冷、禮、晁、繁、齊、庶、甫、鹿、彌、梅、棗、析、徵、葵、免、承、儀、司馬、皇甫、熊率、白馬、商丘、史晁、史葉、羊角、仲叔。
二、為什么60余個姓氏源于殷都朝歌?
周武王伐紂,在朝歌滅商后,將原都城朝歌的大部商民,分別遷往東都洛陽,宋國商丘,魯國曲阜等地,箕子不愿做周之臣民,帶領殷朝遺老故舊約五千人,從朝歌出發經山東半島東渡到朝鮮半島,創立了朝鮮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箕子王朝。少數商民留在衛國,致使朝歌成為60余個姓氏之祖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