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第八屆“網上看河南”采風團走進浚縣大伾山。大伾山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前來采風的記者,優美的山頂風光使人如入仙境,飄飄欲仙。
浚縣于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批準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河南省七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家縣級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2003年7月被國家旅游局公布為AAAA級旅游景區,2004年4月被公布為首批河南省文明風景旅游區。
大伾山風景區包括大伾山、浮丘山這兩座在千里平原上突起的秀麗青石山峰。雖然海拔只有135米,但因當年大禹治水登臨此山,被載入我國最早的史書《尚書·禹貢》篇中,歷代稱為“禹貢名山”。現有大石佛等國保級文物1處10項,省保級文物8處,歷代摩崖題刻460余處,漢唐古柏400余株。北魏的天寧寺,因保存有八丈石佛七丈樓而聞名遐邇。它所包含的宗教文化、石刻藝術、歷史政治等早已引起專家學者的驚嘆。
歷史上,有十幾位帝王將相親臨大伾山。大伾山又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吸引了無數歷史名人或登臨高歌,或賦詩摩崖。千百年來,有王維、范成大、王陽明等二十多位著名詩人墨客留下膾炙人口的詩篇。名人的到來,極大的提高了大伾山的文化品位,并為其賦予了永久的魅力。(吳娜 徐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