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稱“合八字”、“合年命”,舊日提親后的規矩,即雙方將子女出生的年、月、 日、時采用干支的八個字,俗叫 “生辰八字”,雅稱“年庚”,寫在紅紙帖上,進行交換,稱“換庚帖”、“換帖”。庚帖互換時, 男家佐以釵、釧.果,女家答以書硯筆墨。換帖后雙方各自或請算命先生自家按男女雙方的生辰屬相合算是相克還是相合。柘城縣、偃師等地,流傳的合八字口訣為“子鼠見羊萬年愁,不叫白馬見青牛,虎見巳蛇如刀割,兔子見龍不長久,酉雞不與犬相見,亥豬不可見猿猴。”豫東黃泛區、鄭州、鶴壁“青龍克白虎,虎鼠不結親”之說。泌陽——帶民間接到“八字帖”后,還要將帖貼在“灶王爺”牌位前,三天內家無打架、 吵嘴、摔碗、摔盤之事,則為吉祥,預兆應結緣,否則不能聯姻。50年代后,合八字之習在農村仍沿襲,但不寫庚帖而通過媒人口述生辰屬相者為多。70年代后期以來,鄉村有少數換庚帖合八字者。合八字后,若認為兩“命”無抵觸俗稱為“大相合”,便可等待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