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河南風情 >> 特色訪談 >> 瀏覽文章

在宋朝 清明節是個黃金周

2016/4/5 11:01:18 點擊數: 【字體:


    美食
 
    嘴饞的人都等著“寒食節”
 
    寒食節不能動火做飯,只吃冷食,聽起來似乎很慘,其實不然。按宋朝習俗,冬至后第一百零三天為“炊熟日”,這天要像準備年夜飯一樣煎炒烹炸,提前備下大量美食,留著過寒食與清明的時候享用。
都有哪些美食呢?
 
    首先是“寒具”,也就是油炸的麻花和馓子之類。油炸食品耐存放,吃的時候也不用加熱,所以成了寒食節的必備食品。
 
    其次是“焦饣追”,也是油炸食品,但其形狀頗像糖葫蘆,是用糯米粉、面粉和麥芽糖團成的小圓球,過油炸熟,用竹簽子串起來。
 
    再其次是“子推”與“棗饣固”,兩樣都是蒸制的面點。子推是將面團捏成燕子的形狀,然后蒸熟,清明節當天可用柳枝串起來,掛在門楣上,據說是用來紀念春秋時期那位被晉文公燒死的名士介子推。棗饣固也是面食,過去研究宋朝民俗的學者總是把它跟子推混淆,誤以為棗饣固就是在面燕上面按兩顆紅棗,其實棗饣固是紅棗饅頭,跟燕子的造型毫無關系。《歲時廣記》卷15轉引《藝苑雌黃》載:“以面為蒸餅樣,圍棗附之,名曰棗饣固。”將發面做成饅頭(宋時的蒸餅和炊餅皆為饅頭),鑲嵌紅棗,這就是棗饣固。
 
    最后是“餳糖韻果”。餳糖即麥芽糖,韻果即戲劇糖果。用麥芽糖做成戲劇里的人物造型,又好吃又好玩,這應該是宋朝小朋友過清明節時的最愛。
 
    《新編醉翁談錄》卷3《京城風俗記》載有北宋民諺:“饞婦思寒食,懶婦思正月。”正月里不興動針線,可以休息一整月,所以懶惰的主婦都想過正月;寒食節雖然不能動火煮飯,但是早早地就備好了各種美食,所以饞嘴的女生都想過寒食。
 
    游戲
 
    祭祀之后郊游踏青
 
    清明節風和日麗,春風和煦,是郊游踏青的好機會。宋人清明上墳,祭祀之后,男人們就在墳前“散福”:將貢品撤下,就地“消滅”,大家席地而坐,在墳前推杯換盞,大吃大喝。女人呢?則三三兩兩散入阡陌,摘柳枝編桂冠,采野菜斗百草,偷眼看看遠處的帥哥,心里春光無限。
 
    小孩子最喜歡清明節,因為那天可以買到好多平日見不到的玩具,例如花球棒、小秋千、小車兒、山亭兒……花球棒是打高爾夫球用的球桿。宋朝已有高爾夫運動,時稱“捶丸”,游戲規則跟現代高爾夫球幾乎完全一樣,只是對球場的要求極低,完全不需要昂貴草皮,兩個小孩在泥地上挖幾個球洞就可以比賽。小秋千是袖珍型的秋千架,巴掌大小,上面還有一個裙裾飄飄的小木偶,用手一推,小木偶晃晃悠悠蕩起來。小車兒是袖珍型的小馬車,也用木頭刻成,車篷用柳葉編織,輪子可以轉動,就跟現在的汽車模型似的。山亭兒則是袖珍型的花園別墅:用陶瓷或木頭制作一整套亭臺樓閣,讓孩子自由擺放,組成兩進大院或者東西跨院。
 
    宋朝皇帝在清明節那天還有“分賜新火”的習慣,即讓太監鉆木取火,用鉆出的火來引燃木炭,再將木炭分賜給皇親國戚和文武大員。據《新編醉翁談錄》記載,清明節那天早上,皇帝把曬干的榆木分發給一群小太監,讓他們比賽鉆火,誰最先鉆出火來,誰就能得到獎品:賜絹三匹、金碗一口(重賞三匹絲綢和一只用純金打造的金飯碗)。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北京青年報(2016-04-0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