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河南工藝 >> 工藝賞析 >> 瀏覽文章

美玉成蟬聲自遠——玉雕中的“蟬意”

2015/6/29 10:27:44 點擊數: 【字體:


美玉成蟬聲自遠——玉雕中的“蟬意”

和田白玉蟬掛件

美玉成蟬聲自遠——玉雕中的“蟬意”
 
 和田青玉蟬掛件

美玉成蟬聲自遠——玉雕中的“蟬意”
 
 和田糖白玉俏色巧雕金蟬玉牌

 
    盛夏炎暑,蟬聲悠悠。古人以為蟬棲于高枝,風餐露宿,不食人間煙火,有“飽而不食者蟬也”之說。正因為這份脫俗,蟬在古人心中代表著高雅,是清高、廉潔的代名詞。千百年來,蟬入詩入畫,成為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在玉器雕刻領域,蟬也是最為常見的題材之一,據考證,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了“玉蟬”的身影。

    古人特別注重玉蟬的分別,講究“以生為佩,以死為含”。古代玉蟬按用途分為唅蟬、佩蟬、冠蟬三種。唅蟬,即含在口中隨葬的玉蟬,一般刀工簡單,無穿眼;佩蟬則是用來當作佩飾的玉蟬,頂部有眼,以便于佩戴;冠蟬就是鑲嵌在帽子上的飾物,也無穿眼。

    漢代之前,中國已開始流行“厚葬”,人們認為在棺槨里放上玉器,就能防止靈魂出竅,并以此借蟬的羽化來比喻人能重生。當時,達官貴人死后,入葬時大多手握玉豬,身穿金縷玉衣,口中含著玉蟬。這便是唅蟬的來歷和用途。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又賦予了玉蟬更多的含義。于是,一些人以一枚玉蟬佩在腰間,諧音“腰纏(蟬)萬貫”,或將佩掛在胸前的玉蟬取名為“一鳴驚人”,來為自己祈福增壽帶來運氣,這便是“佩蟬”。另外,權貴們還將玉蟬裝飾于頭冠之上,成為權勢與地位的象征,“冠蟬”因此得名。

    現如今,玉蟬的美好寓意依然為人們所鐘愛,關于蟬的玉器雕刻廣受歡迎。玉蟬手把件或掛件非常普遍,尤其以蟬為題材制作的玉牌最為流行。與許多藏友一樣,我喜歡玉蟬作品工整大氣、畫面動靜相生的感覺,欣賞把玩起來,總是別具韻味。筆者曾見過一些優秀的玉蟬作品,雕工精良,玉質縝密細潤,作者或巧用糖色俏色雕琢玉蟬高踞玉牌頂端,鼓翅而鳴,或為蟬身下雕刻一株繁枝茂葉的梧桐,似乎若有清風吹過,便會有一片樹葉飄然零落。如此清雅高貴,引人陶醉。

    初唐虞世南的詩《蟬》中,有“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之句,認為蟬聲遠傳的原因是由于蟬身居高樹之上,而并不是憑藉秋風,巧喻一個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揚。詩句絕美,更是讓玉蟬在吉祥寓意之外,又多了幾分儒雅之感。

    美玉本就惹人憐愛,雕成玉蟬則常有畫龍點睛之妙。玉蟬中,既有玉的溫潤,也有蟬的清高,二者的結合堪稱完美,愈發凸顯典雅高貴,真可謂是“美玉成蟬聲自遠”——美玉在手,我仿佛聽見蟬聲鳴起,似在呼喚一個陽光明媚的夏天。(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作者:侯坤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