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乘毛筆乃收藏佳品
在對毛筆市場的走訪中發現,毛筆的款式眾多,長短粗細不一,筆毫的種類也各式各樣,主要有紫毫、狼毫、羊毫及兼毫等。據某文房用品商店的銷售人員介紹,現在來買毛筆的多是老人和孩子,他們都是選一些價格相對便宜的成筆;而一些成名的書畫家都是定制適合自己習慣的毛筆,它的價格自然也高一些;而收藏者或是將毛筆作為禮品的人則購買價格昂貴的毛筆。目前北京市場的毛筆價格也從幾元錢到數千元不等。
據毛筆收藏愛好者介紹,筆毫的形制是為書寫、繪畫的需要而改進的。竹筍式筆毫是我國傳統的毛筆,屬于短鋒羊毫、兼毫筆類,鋒短而粗,形如筍狀,落紙凝重厚實。蘭花式筆毫,也是我國傳統毛筆品類之一,筆頭圓潤、潔白純凈,似含苞欲放的玉蘭,給人以秀美之感。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唐秉鈞在《文房肆考圖說》卷三《筆說》中說:“漢制筆,雕以黃金,飾以和璧,綴以隋珠,文以翡翠。管非文犀,必以象牙,極為華麗矣。”此時的毛筆,不僅是書畫工具,有的還是供人鑒賞觀玩的收藏品。文中敘述筆管的裝飾已達精工,已完善了鑒賞的條件。如:古代工匠能利用筆管不及一寸的圓周上,描繪、鐫刻巧妙的山水人物,描出山石海水的氣勢,足以表現獨特的裝飾趣味。故宮收藏的明代黑漆、彩漆描金云龍、龍鳳、雙龍管筆就是例子。
這些史料記載的毛筆管、筆套均髹黑漆為地,用彩漆描繪山、海、云龍戲珠紋。大海波濤洶涌,山石聳立,浪擊山石,驚濤四起,寥寥數筆,勾畫出一派海闊天高的意境,蒼龍凌空飛舞,在云中騰越戲珠,氣勢磅礴。加之彩漆描繪精細,色彩明麗和諧,畫面構圖主次分明,布局嚴謹。筆管和筆套鑲金扣,增添了富麗華貴之感。筆頭毛色光潤,渾圓壯實,葫蘆式鋒尖錐狀,美觀挺拔,精工巧制,尖、齊、圓、健四德完備,是明代制筆水平的實證,所以鑒賞毛筆的著眼點就是看筆管的用料和筆管的裝潢與繪畫、雕刻、鑲嵌的藝術水平。
談及如何鑒別毛筆,省收藏家協會的專家認為,鑒別毛筆,首先應對各個時代古筆的歷史做系統了解和認識,區分制筆地區,分清是民間制作,還是宮廷的御用品,是宮內定型民間作為貢品的,還是宮廷造辦處自制的。其次要看筆毫的完好與損壞情況。而后再著眼于筆管的裝飾,看是否有制筆名家的鐫刻,是否有名人的贈語及題跋。對制筆名家和名人的時代特點、個人風格,要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才能鑒別,從而確定其收藏價值。到目前為止,我省出現的毛筆珍品并不多。
收藏要懂毛筆文化
某書法家曾說過:書畫之道即制筆之道。書畫與毛筆本是互為體用的關系。在古代有許多集書畫、制筆于一身的人,比如韋誕、王曦之,都是既擅書法,亦精制筆的名家,并都有筆經傳世。“王曦之制筆乃為自用,有友人求其筆,尚且吝而不與,更無外售,可見精品筆制作之難。后世,尤其是到近代,從事書畫的人士,因制筆工藝的繁瑣,懶加問津,漸相脫節,各分途徑。用筆者不知制筆之難,感知筆不稱手,卻不知如何改進;制筆者不懂書畫,不知寫蘭亭當用什么筆者居多。”
然而,令業內人士憂慮的是,目前毛筆市場雖鋪天蓋地,但毛筆的質量卻良莠不齊,且規格式樣繁雜,有些筆在筆桿上做文章以邀寵消費者,其實中看不中用,這就造成消費者面對眾多的毛筆不知如何選擇。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當然不止是筆工和市場,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毛筆消費者對毛筆知識了解得不夠。
當今專業的書畫雜志、報紙不在少數,遺憾的是文房四寶的相關知識、信息難有立足之地。高等院校、專業畫院、培訓班的講臺上,老師要把毛筆講深講透會有難度。業內人士認為,其實無論老師、學生、書畫愛好者,都非常需要這方面的知識及相關的咨詢指導。很大程度上,一些喜愛毛筆的人士不知古人在書寫時用的是哪一類型的毛筆,有的教學者在給出了古人的經典范本、法帖之后,沒有深究這些經典、法帖的創作者,當時是用什么樣的毛筆來創作的,他們只注意到功力的培養、訓練,卻忽視了與之相關的工具。對于眾多的學習書畫的人,如果能先弄清楚當時用的是什么筆,然后選擇與之相同、或性能相近的毛筆進行練習,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懂得鑒別毛筆的方法,即使收藏,也很難搞出什么名堂來。【原標題:毛筆收藏升值有潛力 收藏學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