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名人名家 >> 書畫鑒賞與收藏 >> 瀏覽文章

文徵明《玉蘭圖》瑣談

2016/4/11 17:06:13 點擊數(shù): 【字體:

文徵明《玉蘭圖》瑣談
 
文徵明《玉蘭圖》
 
    萬君超
 
    在上海博物館舉辦的“吳湖帆書畫鑒藏特展”中,有一幅文徵明設(shè)色紙本《玉蘭圖》軸(120×38.7厘米)。由于展廳燈光較暗,而展位又在偏僻角落,所以許多觀看者都不甚注意。圖上工筆畫一株盛開的白玉蘭樹,枝干上有四十余朵綻放或含苞待放的白玉蘭花。樹下一塊皺透嶙峋的黛色湖石。圖上方文徵明小行書題詩及跋云:
 
    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要知姑射真仙子,欣見霓裳試羽衣。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fēng)微。玉環(huán)飛燕元相敵,笑此江梅不恨肥。 奕葉靈葩別種芳,似舒還斂玉為房。仙翹映月瑤臺迴,素腕披風(fēng)縞袂長。拭面何郎疑傅粉,前身韓壽有馀香。夜深香霧空濛處,仿佛群姬解珮珰。辛亥八日,訪補(bǔ)庵郎中,適玉蘭花盛開,連日賞玩,賦此并系以圖。徵明。
 
    款下鈐“文徵明”(白)、“徵仲”(朱)、“停云”(朱)。此圖有篆書題簽:“文衡山玉蘭花立軸。風(fēng)雨樓藏,濱虹題。”左裱綾上有“風(fēng)雨樓”(朱)和“秋枚寶愛”(朱)二印,可知原為近人鄧實(秋枚)舊藏之物,黃賓虹篆書題簽。圖右下角還有兩方鑒藏印,但已難以識讀。
 
    吳湖帆《丑簃日記》1938年5月7日日記中云:“(吳賓臣)前日取來之文衡山《玉蘭圖》,‘為華補(bǔ)庵作’,此為衡山名跡,外間偽本不知凡幾,是乃真跡,惜紙破不堪,千瘡百孔,修補(bǔ)綦難,他人皆不敢購,余亦留之,以自畫三尺山水一幅易之。”吳湖帆在1940年前后的三尺山水潤例為一百六十元(銀元),青綠加倍。此《玉蘭圖》曾刊印在鄧實主編的《神州國光集》第十四集中(1910年4月出版),原為蘇州碑帖金石鑒藏家楊寶鏞(籧庵)所藏,后歸鄧實收藏。辛亥年(1551年,嘉靖三十年)文徵明八十二歲。華云字從龍,號補(bǔ)庵,無錫著名收藏家。文徵明同類《玉蘭圖》有多幅曾經(jīng)著錄,但題畫詩句稍有不同,所署年月亦不一。周道振編著《文徵明年譜》中有云:“一畫數(shù)作,雖亦有可能,但此中不無臨本。”此題畫詩見文徵明《甫田集》卷十四之《玉蘭花》,但辛亥年文徵明是否到過無錫訪華云,今已無史料可考。從此幅《玉蘭圖》上的文徵明書法來看,一氣呵成,未見有描摹痕跡,因此頗難鑒定此圖的真?zhèn)。或是書法為真跡,而玉蘭花樹與湖石則可能是代筆。
 
    在《丑簃日記》1938年7月2日日記中又云:“曹友卿送來托好文衡山《玉蘭》,破碎不堪,接筆頗費力,然為保存名跡起見,不能避艱也。”由此可知,曹氏將《玉蘭圖》托裱好之后,吳湖帆對此圖進(jìn)行了接筆(補(bǔ)筆)與補(bǔ)色等。從嚴(yán)格意義上講,《玉蘭圖》已非“原作”,而是經(jīng)過了吳湖帆的部分“再創(chuàng)作”和“整舊如新”,對此可以接受,也應(yīng)予以理解。因為如果沒有吳湖帆那一枝“生花妙筆”,此《玉蘭圖》就是一幅慘不忍睹的殘破之物。
 
    文徵明《玉蘭圖》的真?zhèn)斡袪幾h。1985年10月30日,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小組在上博對此圖進(jìn)行了鑒定。劉九庵、傅熹年:“老年不能為此,舊偽。”楊仁愷:“文氏九十歲猶能作小楷。”傅熹年:“非文氏筆。”雖然此圖有爭議,但最終還是列入全國古代書畫統(tǒng)一編號(滬1—0569)。圖中年款“辛亥”,文氏已八十二歲高齡,但究竟是否還能畫如此工筆設(shè)色之作?另外,“辛亥八日”當(dāng)作何解?是辛亥年正月初八日,還是指某年的辛亥月(十一月)?玉蘭花不會在正月或十一月開花,而圖上跋中卻云:“辛亥八日,訪補(bǔ)庵郎中,適玉蘭花盛開,連日賞玩。”頗令人不解。明末汪珂玉《珊瑚網(wǎng)》名畫題跋卷十五中,也著錄有同一題詩題跋之《玉蘭圖》,署年“嘉靖辛亥二月八日”,姑且不論此圖之真?zhèn),但玉蘭花在農(nóng)歷二月左右盛開倒也符合時節(jié)。
 
    《玉蘭圖》右下方有一朱文方印“君匋心賞”,是上海著名篆刻家、書畫家和收藏家錢君匋的鑒藏印。或是吳湖帆將此圖轉(zhuǎn)賣給錢氏,時間大約在上世紀(jì)50年代初期。此圖近百年來大致遞藏經(jīng)過是:楊寶鏞—鄧實—(或吳賓臣)—吳湖帆—錢君匋—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上海博物館。
 
    通過對吳湖帆舊藏文徵明《玉蘭圖》的賞鑒,或許能使今人了解吳湖帆當(dāng)年書畫鑒藏的某些情景。誠如潘靜淑在《吳氏書畫記》自敘中評價吳湖帆:“其嗜書愛畫,出于至性。”雖然他曾經(jīng)對《玉蘭圖》做過補(bǔ)筆和補(bǔ)色,但應(yīng)該還是比較慎重的。他對《玉蘭圖》的接筆和修潤,也體現(xiàn)了對古書畫的嗜愛至性。吳湖帆雖然談不上是一個書畫商人,但應(yīng)該是一個“以藏養(yǎng)藏”或“以畫養(yǎng)藏”的鑒藏家,有時也難免有將某些存疑之作包裝炫售之嫌。所以,對他當(dāng)年的某些鑒藏行為,后人應(yīng)該予以理解與寬容。

 
責(zé)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相關(guān)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途W(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shù)網(wǎng)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