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渾深沉 博大精深——河南文物概況
2014/2/20 10:01:2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歷史上長期處于中華文明的中心區域,因而歷史文化遺存極為豐厚,是全國名符其實的文物大省。 河南的文物具有五大突出特點。一是數量多,分布廣。全省現已查明的各類有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達3萬余處,其中1處世界文化遺產,97處(100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6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100余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全省文物系統收藏的各類文物藏品140余萬件,其中已經鑒定的珍貴文物約25萬件。全省擁有全國歷史文化名城7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21座。在全國七大古都中,河南即占洛陽、開封、安陽三座。二是年代跨度長,時代相蟬聯。在中國歷史上先后有22個朝代在河南建都,歷時長達2200多年。從原始社會到明清,中華民族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都可以在河南找到實物例證。所以,專家稱在全國各省中只有河南才能夠辦得起“中國通史陳列”。三是門類齊全,精品薈萃。我省的古遺址、古墓葬、古城址、古建筑、石窟石刻、青銅器、陶瓷器、玉器等各類文物應有盡有,而且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四是文物價值高,文化內涵豐富。如仰韶遺址、裴里崗遺址、二里頭遺址、鄭州商城、安陽殷墟等多處古文化遺址均是中國考古學斷代的標尺。 河南文物的價值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歷史價值高。河南是傳說中的人文始祖伏?、黃帝、炎帝等的主要活動區域,進入階級社會后,長期處于全國的中心,因此多原始聚落遺址、古城遺址、都城遺址等保存歷史信息豐富的古代大型遺址。河南文物對探索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二是藝術價值高。河南文物中青銅器、陶瓷器、石窟石刻、古建筑等的藝術價值之高,在全國素享盛譽。三是科學價值高。河南有許多文物顯示了我們祖先高超的科技水平。四是教育意義、社會影響大。河南文物對于增強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團結海內外炎黃子孫,有著重要作用。如淮陽太昊陵相傳為人祖伏?氏的安葬地,新鄭為黃帝故里,靈寶鑄鼎原有黃帝陵,洛陽關林是埋葬“武圣”關羽的陵園,湯陰岳飛廟是岳飛故里的紀念建筑。河南又是中華姓氏大省,據統計,華人前100大姓中源于河南的有73個。同時河南還是中外客家人的根。
概而言之,河南的文物資源優勢可以歸納為“五個第一”,即地下文物全國第一,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第一,館藏文物全國第一,古都全國第一,重大考古發現全國第一。 江澤民同志在視察河南時曾指出:“河南作為中華民族的搖籃果然名不虛傳,許多歷史的傳說和記載都可以在河南找到根據。”河南的文物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代表,其反映的不僅僅是河南地區的歷史發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華文明的演進歷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歷史時期,更加充分地發揮文物資源豐富的優勢,將進一步增強河南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輻射力,有力促進河南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為實現中原崛起做出積極貢獻。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局長 常儉傳【原標題:雄渾深沉 博大精深——河南文物概況】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光明網 2004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