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2013/6/17 9:32:4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8年通過決議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評選。這個項目的申報有三個基本條件,一個是藝術價值,一個是處于瀕危的狀況,還有一個是有完整的保護計劃。每兩年審批一次,每次每個國家只允許申報一個。從2001年開始,該評選已進行了兩次,共批準了47項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包括我國的昆曲和古琴。國際上通用的稱呼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批名單誕生于2001年,共有19項,它們分別是:
加利弗那語言、舞蹈和音樂
熱萊德口頭遺產
奧魯羅狂歡節
昆曲
宮廷宗廟祭祀禮樂
塔格巴納的橫吹喇叭音樂及文化空間
梅拉鎮孔果圣靈兄弟會文化空間
埃爾切神秘劇
格魯吉亞復調演唱
尼亞加索拉的索索•巴拉文化空間
鳩提耶耽梵劇
西西里木偶劇
能樂
立陶宛十字架雕刻及其象征
吉馬•埃爾弗納廣場的文化空間
伊夫高族群的哈德哈德圣歌
塞梅斯基的文化空間與口頭文化
博遜地區的文化空間
扎巴拉人的口頭遺產與文化活動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