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國家文物局組織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專家委員會、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有關專家,來我省進行了現場考察評估,確定大運河河南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專家推薦預備項目18項,包括“立即列入項目”5項、“后續列入項目”13項。“立即列入項目”包括:1.河南衛河(永濟渠)段主線。河道總長300公里,是隋唐大運河永濟渠的重要組成部分。2.通濟渠滎陽故城段,河道長15公里,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的歷史河道。3.汴河遺址商丘南關碼頭段,是目前隋唐大運河通濟渠考古發現的最大的碼頭遺址。4.含嘉倉遺址。位于隋唐洛陽城遺址北部,是隋唐大運河沿線的大型官倉之一。5.回洛倉遺址。位于洛陽市北郊瀍河區,也是隋唐大運河沿線的大型官倉之一。
“后續列入項目”包括:1.輝縣市百泉河,2.洛陽市通濟渠隋唐洛陽城段(自洛河入城址西城墻處,沿洛河,至東城墻),3.鞏義市通濟渠洛口段(自鞏義窯址以北黃冶河與洛河交匯處,沿洛河,至洛口倉以北洛河與黃河交匯處),4.開封市汴河北宋東京城段(西起西水門遺址,沿汴河遺址向東,至東水門遺址),5.夏邑縣汴河濟陽鎮段。位于夏邑縣濟陽鎮,現存河道、河堤等遺跡,總長4.5公里,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故道。6.浚縣云溪橋,7.新鄉縣合河石橋,8.浚縣大運河枋城堰遺址,9.輝縣市百泉湖和衛源廟,10.滎陽故城遺址,11.開封市北宋東京城遺址,12.鞏義市洛口倉遺址,13.商丘古城。這些地上或地下的“河南寶貝”構成我省最重要的申遺家底。
記者了解到,國家對這些大運河申遺名單實行動態管理,“立即列入項目”工作不到位的,將退入“后續列入項目”;“后續列入項目”條件成熟的,可以調整為“立即列入項目”。“立即列入項目”是價值和保護管理狀況均基本符合申遺條件,擬作為2014年大運河首批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后續列入項目”是具有價值但研究或保護管理存在一定問題,擬作為大運河后續申報的備選項目。
大運河申遺之專家聲音
勿重蹈覆轍要有反思意識
作為全國業界為數不多的翹楚級專家,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專家庫成員、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工程專家組、規劃組和古代建筑組成員、河南博物院副院長杜啟明先生告訴記者,中國連續多年順利成功滿額申報世界遺產,短短時間內一躍而為世界遺產大國,充分證明國際社會對中國遺產價值和保護管理工作的高度肯定,極大地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地位,增強了國人自豪感和凝聚力。
杜啟明告訴記者,目前的申遺與遺產管理工作,一些誤區不能重蹈覆轍,要時刻具有反思意識。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申遺成功了,巨大的國際品牌效應和高速增長的經濟數字,催生了一股巨大的“中國式的申遺熱”。部分地方政府申遺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保護歷史遺產,而是經濟利益和業績考核使然,擁有遺產資源的一些企業尤其為此樂此不疲。這種“遺產搭臺、經濟唱戲”的做法,實際上是對歷史的褻瀆。還有就是,動用巨資,對文化遺產快速、過度整容,反而使遺產遭受無法挽回的破壞。
杜啟明特別提醒,在申遺中,要有備無患,理順管理體制,擺正世界遺產保護與利用、申遺與管理的關系。申報世界遺產要克服突擊整治、跑步入世的做法,需穩健推進,常態管理。申遺成功后,不能重開發利用,輕保護管理。這樣做的結果是文物的原真性、完整性和多樣性就很容易失去,保護質量無法得到保證。
杜啟明為此疾呼,歷史遺產無法復制,世界遺產身份只有一次機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完整地保護其文化內涵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以申遺、入世為契機,加大歷史遺產的保護力度,真正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使其成果惠及后世,這無疑是對每位管理者的一次大考。【原標題:行走大運河文化考察活動啟動 隋唐輝煌一半在地下】